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减贫

2008年农村沼气建设及其对农户的影响报告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沼气的发展情况,分析农村沼气对农户产生的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为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基于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与亚洲开发银行合作的农村生态能源建设项目,对该项目进行了独立的沼气建设对农户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本报告介绍了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

作者:汪力斌 李小云 刘启明 刘洋 陈莉 周源熙 何君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问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就是由传统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时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是一项划时代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站在生态文明时代的高度,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这是一个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前瞻性理论的重大课题。

作者:张庆忠 王松霈 程春庭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农业基础不稳,国民经济不可能稳定;农村发展滞后,社会不可能全面进步;农民不富裕,全面小康不可能实现”(人民日报2006年12月12日)。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地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全面解决“三农”...

作者:张庆忠 程春庭 王松霈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开展生态建设 发展高效绿色农业

农业生产同工业有本质的区别。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它并不因社会制度的改变而变化,也不因现代化水平高低而变化,这是农业生产的特有的规律。马克思在论述农业生产特点时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不同之处,是农业生产是有生命的生物生产,是建立在生物自然再...

作者:何迺维 张庆忠 王松霈 程春庭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打造强势农业

20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潍坊市等地总结自己实践中一系列经验,又借鉴发达国家一些做法,首先提出实行农业产业化,作为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战略措施,逐渐影响到全国。十多年来,这项改革进展情况如何,有哪些成效,存在些什么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如何进一步发展,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作者:王凤麟 张庆忠 王松霈 程春庭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发展合作经济 增强农村活力

中央提出开展新农村建设,是为了建设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需要靠农民的双手来实现。在我国农村,特别是经济还不发达地区以及经济落后地区,仍然在大包干的经营形式下,一家一户,单打独干,农民为解决家庭沉重的生活负担而辛勤忙碌。要想使农民致富、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以至建设现代农业,面对新的形势,...

作者:程春庭 张庆忠 王松霈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对发展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十一五”计划,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突出重点,并强调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农民。要“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的原则要...

作者:张庆忠 王松霈 程春庭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河北易县新农村建设调查

易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是省级贫困县。根据县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2004年为2455元,2005年为2633元。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易县正在精心组织、有条不紊地开展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基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

作者:程春庭 张庆忠 王松霈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多种途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指山地区开发黎药遗产调查

我国幅员广大,历史悠久。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状况复杂,民族和经济类型的分布多种多样。一些地方从解决本地的突出问题入手,因地制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成就。海南省五指山地区的黎族民众,从挽救开发濒临灭绝的黎族医药遗产出发,通过恢复和重建热带雨林,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促进解决重大生态问题和重大经济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生...

作者:王松霈 张庆忠 程春庭 王松霈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社会政策时代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构建

中国正在进入社会政策时代,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维护农民利益、切合农民需要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农村社会政策体系,必须承认和尊重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将长期存在的历史事实,重视农村社会问题的特殊性,坚持农村社会政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地位。农村社会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由十大政策单元构成,在构建过程中要确立“底线公平”的价值理念,遵循整体...

作者:毕天云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