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劳动力流动     检索到  34131  条相关信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劳动制度改革的问题上,也进行了一些工作和探讨。特别是理论界,对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制度存在两大弊病,一是“统包统配”,二是“能进不能出”。这两大弊病完全限制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选择权力,以及劳动者对职业的选择权力,妨碍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束缚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兰旋骞 出版时间:1987年12月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劳动力流动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了。劳动力流动的实践要求我们从理论上加以说明。本文拟就几个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作者:崔凤垣 出版时间:1987年12月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发布时间:2024-09-25
关键字:劳动力流动; 主导因素; 户籍歧视;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90份村情表显示,90个样本村总人口173330人,其中成年男性56754人、成年女性53464人、未成年男性33027人、未成年女性30085人;村均成年人1224.64人、未成年人701.24人;共含43330个农户,村均481.44户,最多的村628户,最少的354户;性别分类和百分比四分位数值见表2-1和图2-1至图2-6。

作者: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关键词:

本文介绍了作干村的人口总体情况、劳动力流动情况、劳动力转移就业与扶贫脱贫情况。

作者:王红 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本文围绕劳动力流动对贫困影响的内在机理与传导机制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经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劳动力流动对家庭贫困影响的内在机理;二是劳动力流动对农村贫困和城市贫困影响的内在机理;三是劳动力流动对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影响的理论逻辑与内在机理。

作者:樊士德 出版时间:2023年12月

通过对流动劳动力“月收入”与“小时收入”的分析,本报告发现,虽然最近几年流动劳动力(农民工和城-城流动劳动力)的收入有了长足的增长,但工资歧视却仍然显著。在同一受教育程度劳动力那里,农业户籍劳动力的小时工资仍然显著低于非农户籍劳动力的小时工资收入。即使在制造业中,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在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也形成了较大收入差距——这是人力资本较高劳动力仍然向东...

作者:张翼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本章探讨西方国家对流动劳动力的制度规范,并对其进行评价。由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西方也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现象。西方制度在规范流动劳动力的市场行为方面,重视个人才能与市场流通机制,重视个人的迁徙权利与市场自由竞争的作用。西方国家在劳动力市场形成之初,就没有身份区分。因此,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一直不存在二元制度问题。发达国家也很重视流动劳动力的培训教育,为现代...

作者:虞新胜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