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低保制度的逐步完善,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相应地得到了缓解,这项制度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再次摆上中国政府的议事日程,并成为近年来呼声日高的社会热点。2003年以来,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始终在2600万上下徘徊,对于这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经济开发型的扶贫模式的效果受到质疑。于是,包括亚行在内的国际组织和国内相关的专...
有效识别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下文简称“低保对象”),既是一项原则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已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地区,大多是根据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确定保障对象,即凡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特困农民均可纳入保障范围。据民政部统计,截止到2004年6月底,全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已...
缓解和消除绝对贫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紧迫任务。而要达至这一目标,首要且基础性的工作,应是弄清当前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结构。
肇始于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中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农村五保供养是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农村村民中无法定赡(扶、抚)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在吃、穿、住、医、葬和未成年人义务教育等方面给予生活照料和物质帮助。,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成为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保障鳏寡孤独残疾人基本生活权益的制度。然而,目前在全国推行的、旨在从...
农村民间组织的蓬勃发展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公民社会发育成长的重大成就,快速增长的农村民间组织既是农村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农民再组织化的产物,也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农民再组织化的重要力量。对数量庞大的农村民间组织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中的一个难点。认真分析农村民间组织管理中存在...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下,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农业增长稳定,夏粮继续增产,农民收入小幅增加,前三季度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速超过城镇。继农民阶层分化为务农和非农的职业群体之后,由于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务农农民内部也在分化,其异质性在增强。2009年,农村中出现的重大事件是农用土地流转规模化,土地权益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
2009年2月26日,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大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力度的通知》,主要内容为将家电下乡补贴品种增加到10类,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空调四类产品由各省(区、市)从中自主选择两类实施的政策,调整为全国统一实施。同时再增加微波炉和电磁炉两类补贴产品。其中摩托车归入汽车下乡补贴渠道实施;调整补贴产品限购政策,将原来每户每类家电下乡补贴产品限...
自2003年中央将“三农”问题正式引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几年间,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都给予了农村大力的支持。在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大步推进下,全国农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市场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和众多契机;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明显提高,农村消费市场焕发活力。532602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农民针对各类消费品的需求量都处在攀升阶段,巨大的商机蕴涵其中。对于前期...
在现代社会中,农业是不同利益群体实现其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现代农业和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多主体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多维度关系模型。在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有机关联中,现代农业和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目标体系取决于政府的粮食安全目标、消费者食品安全目标和生产者生计安全目标三者间的均衡,由此而从整体上实现农业和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传统农业技术概念在市场经济中的不适应性,导致农业生产和经营环节的分离,制约着农业技术价值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技术体系应该包括处于不同层次并相互关联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技术、农业组织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创新技术。在农业技术进步由政府供给主导型向农户需求主导型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科技人员应成为农业技术市场运行的主体。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