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农村减贫

促进农村应用型人才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人才的发展,而农村应用型人才又是我国人才培养的“短板”。本文以促进农村应用型人才发展的财政政策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农村应用型人才财政支持政策的现状,梳理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缺乏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财政资金投入效率不高,财政政策呈现碎片化特征等,进而提出了农村应用型人才财政政策的完善,应从优化财政投入制度,健全相应保障机制,加强农...

作者:王晓洁 马蔡琛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我国农村人才与人力资源政策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大量农村人才与人力资源政策,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在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较全面地梳理了近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颁布实施的农村人才与人力资源培训、激励、评价使用、流动配置和教育培养等政策和重大工程,评述了政策效果。在此基础上,围绕农村发展总体目标,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今后农村人才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建议。

作者:潘晨光 邹超 孙大伟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化解东北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农业生产效率效益不高等问题,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巩固东北地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分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通过借鉴国外先进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东北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

作者:张磊 孙世杰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农田水利建设研究

本文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针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难以抗御重大自然灾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运行、管护和维修机制不健全、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灌排科技成果的研究和推广;要切实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

作者:李岩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加快东北三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本文阐述了东北三省农村城镇化的基本态势,深刻剖析了加快发展东北三省农村城市化的优势及制约因素,指出在现阶段重点发展建设中小城镇的同时,要促进三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提高三省城镇化质量水平,并提出了加速推进东北三省农村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作者:程遥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东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开始在全国10%的县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目前,东北三省新农保试点已经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覆盖范围较小、对一部分农民的吸引力弱、相关社会保障政策不配套等问题。在对东北三省试点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

作者:王丹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东北地区对俄农业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东北地区对俄农业合作是地区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表现出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等特点,而且发展趋势有利于双方进一步合作,但由于政策、资金、法律及心态等原因,对俄农业合作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只要双方措施得当,东北地区对俄农业合作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马友君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2010年黑龙江农业发展报告

农业是黑龙江省具有独特资源禀赋的优势产业,是最有希望走在全国前列的支柱产业,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黑龙江省盛衰的战略产业。实现了“一个重大突破”:2010年黑龙江农业跃上新台阶,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四个快速增长”、“五个明显改善”,为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和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者: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最近几年来,六能村在百色市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道路建设、环境卫生、和自来水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者: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减缓农村贫困,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

贫困是对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侵犯。中国农村的最大人权问题是大量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扶贫行动,使2.5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通过由政府主导扶贫事业、实行开发式扶贫和集中解决贫困地区贫困问题,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减缓农村贫困道路。尽管如此,中国减缓农村贫困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作者:李云龙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