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以湖桥村为例,从村级层面研究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对湖桥村发展的“湖桥道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本文将“湖桥道路”总结为起步、成长、成熟三个发展阶段,将“湖桥道路”的创新总结为规模经济效应下的集团化演变,其特色在于采取了提高集体效率的去行政化管理,进行了保障农民权益的产权制度创新。当然,“湖桥道路”也存在着村民的认知能力与经济发展模式之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
频繁的城乡人口流动和女性婚姻迁移导致男性婚姻挤压现象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已有研究对留守农村的大龄未婚男性的生存环境与微观个体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多生活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性别比失衡严重的农村,他们自身的条件也较差,普遍具有经济状况差、文化程度低、性格内向、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等特征。很少有研究使用定量的中观数据和流动视角对大龄未婚男性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流动的大龄未婚...
2016年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舆情数量较上年有所增长。媒体高度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报道各地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呈现的新气象,对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后的首个购销季进行全方位和深层次跟进调查报道,并多角度讨论粮食“三高”、卖粮难等现象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网民热议“华南双季超级稻创新世界纪录”“袁隆平用海水种出‘红色水稻’”等消息。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配合有力,实现网络舆论有效...
2016年,农村土地舆情总量较上年有所增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顶层部署和各地改革实践引发媒体积极报道和舆论多角度建言。部分地区出现的暴力征地拆迁事件引发高热舆情,社交媒体是曝光农村土地矛盾冲突问题的重要平台。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是舆论的核心关注点,完善法治,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是关键。
2016年,“互联网+”现代农业相关国家战略决策和重要部署接连发布。舆论广泛关注“互联网+”与农业全产业链全面、深度融合发展,积极评价“互联网+”在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新农人创业创新、乡村治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农村电商引发深度思考和多角度建言。
2016年,农村环境舆情数量较上年明显下降。媒体高度聚焦国务院对土壤污染防治的顶层部署,积极报道相关部门和各地各级政府在农业面源污染、“垃圾围村”等方面的治理举措,曝光部分地区严重的农村工业污染和化工危废品“下乡”问题。农村环境舆情关涉面广、交叉多元,舆论“代入感”强烈,监管职责是关注焦点,考验政府部门的舆情应对能力。
2016年,农民工相关舆情数量较上年大幅增长。舆论关注点集中在农民工讨薪、农村留守群体、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等方面,政府保障该群体利益的相关政策举措也被聚焦。全年曝出四川阆中农民工违法讨薪被公判、陕西岚皋县委工作组赴河北为180名农民工讨薪等热点舆情事件。农民工舆情热度呈现“节日化”特点,舆论呼吁解决相关问题还需常态化。
2016年3月16日,四川阆中市人民法院以公判大会形式,对8名违法讨薪农民工判处妨害公务罪,引发舆论高度关注。从舆论倾向性看,公判大会广受诟病。媒体发问,农民工合法维权的渠道是否畅通?网民质疑,公判举动是震慑讨薪还是保护欠薪?法律界人士也纷纷发声,批评公判大会是司法的倒退,呼吁司法工作者忠实践行法治,捍卫公平正义。
本文对我国改革发展基本过程及其对农民子女社会流动的机会结构的可能影响进行历史性的、探讨性的描述和概括。本文强调改革过程中政治分层体制的废除、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教育市场化改革、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劳动合同制实行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大城市发展、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等体制与制度变革对农民子女社会分化和流动机会的影响,特别强调非均衡改革过程对农民子女职业非农化与身份市民...
本文对我国的职业代际流动模式、代内流动模式进行了探索,对流动模式的队列变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我国职业流动,不管是代内流动还是代际流动,在不考虑各个职业的继承效应的情况下,具有很好的对称性。较高社会阶层的人进入较低社会阶层的相对机会与较低社会阶层的人进入较高社会阶层的相对机会一样小,相邻职业间具有更强的关联性。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