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在实践中,可能会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两委、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行业协会、公司、合伙企业等相关组织混淆起来,这是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四不像”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凝聚力不强和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在正确认识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相关组织的联系,特别是要清楚地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相关组织的区别,进而加深对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农业合作社,即农民专业合作社。但是,长期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基本原则、主体法律地位、法律人格、责任形式、治理结构、分配制度、内外部利益关系和立法体例等在法律上都得不到确认,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和发展都很困难。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
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从2003年底2004年初起草工作启动,到2006年颁布,历经三年。2006年6月、8月、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二十三次、二十四次全体会议连续三次审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草案)》,最后高票通过,这是不多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如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已届五载。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合作社对于促进就业、益贫增长与社会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亦是中国大力推广合作社的原因。合作社的这些功能必须借由其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治理机制来实现。现实中合作社能否实现预期功能,取决于它是否按照合作社的本质规定构建治理体系。
本文主要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未来发展,并以北京市密云县奶牛合作联社为例加以具体讨论。在分析奶牛合作联社的诞生及其运作、优越性与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就联合社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包括建立有效的成员入社制度,扩大基层社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开展合作文化建设等。同时,本文认为,走向联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再合作,并以山东省临朐县志合奶牛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例加以具体讨论。通过分析志合奶牛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本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组织化潜在利润的出现是合作社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而联合社在某种程度上是合作社获取潜在利润的重要组织形式。 其次,利益一致性是合作社实现联合的重要条件,利益一致性越高,合作社之间的谈判成本越低,越有利...
本文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运行机制,并以河北省灵寿县青同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例加以具体讨论。在成立动因上,其是当地农民及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供销社等利益主体在追求外部利润的共同诉求下达成利益一致的必然结果。在成立过程中,供销社发挥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成为联合社成立的重要牵头人。这启示我们成立合作社联合社虽是地方合作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愿望,但其成立往往需...
本文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运行机制和实践效果,并以武汉市荆地养蜂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例加以具体讨论。在分析荆地养蜂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动因、运行机制和实践效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要促进联合社的健康发展,应做到健全法律法规,保障联合社的运行与发展,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鼓励联合社公司化运营等。
本文关注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法律制度。首先,本文探讨了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其次,本文分析了市场主体类联合社的法律人格独立性。最后,本文就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法律制度加以思考,并提出,赋予联合社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制度规范刻不容缓,包括对于不同类别的联合社进行区分,有条件地承认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独立法人资格,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法人的...
减贫路径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