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882本学术著作,超过9.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文对政府主导和社区主导的扶贫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精准扶贫的主体性逻辑,以及在中国扶贫发展历程中的赋权情况。
本文是松坪村精准扶贫经验总结,提出创新主体性精准扶贫机制。
本文为附录,包含了《社区主导手册操作表附录》一部分内容。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是全国精准扶贫首倡地。201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十八洞村考察,在那里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开启了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新篇章。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十八洞村指示精神,花垣县委、县政府将十八洞村作为全县探索精准扶贫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试点村,在驻村帮扶和产业扶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文从发展机...
从贫困到小康的进程,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增加,也应是幸福指数的提高,而欢乐和谐的乡村社区便是幸福的重要源泉。本文基于在姜家村的田野调查,以该村竹业加工生产链为线索,真实地回放了一个贫困户自1991年开始自主创业,在自身脱贫的同时,带动周围邻居共同致富的经历,反映了在精准脱贫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的统一。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贫困村,王码村从整体上看更多表现为相对贫困,贫困线界定标准较全国水平高,因此脱贫的模式也有一定的特色。本文在分析王码村贫困特征和原因的基础上,对王码村的脱贫模式进行剖析。通过调研分析,王码村的脱贫模式可以浓缩为“产业+福利+集体转移支付”的模式,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为贫困户提供收入机会。同时产业发展促进集体收入增长,增强利用集体收入对贫困户进行转移支...
基于田野观察和深入访谈,本文尝试讲述一个关于农业产业发展与贫困乡村社区“共变”的故事。与既有研究关于产业下乡的社会基础、产业下乡与社区分化等知识图景不同,金龙坪村有机茶产业扶贫项目的案例,揭示出社区作为行动主体,可有效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资源,实现社区产业发展。同时,村庄“为了发展”的改变以及“发展”的成果,在塑造社区组织、社区治理、社区文化诸领域产生了复杂影响。
璞岭村地处武陵山特困连片地区东北部,距县城110公里,是一个偏僻的山村;因地处深山,发展条件差,是该县精准扶贫的重要“战场”之一。但这座偏远的山村在精准扶贫中又恰恰是幸运的,2015年成为全县精准扶贫识别试点村,2018年大璞农公司投产建设茶叶加工厂,璞岭村守住的高山有机茶叶终于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实现了由产品到商品、由规模种植到产销一体的两个重大转变。发展茶叶产...
相关图书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