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发展历程(1999~2010年)

  • 作者:钟兴菊 出版日期:2018年6月
  • 报告页数: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061字 所属丛书:田野中国
  • 所属图书:退耕还林政策的地方实践
  • 浏览人数:462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三农”问题备受关注,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如“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农业税费改革政策、粮食直补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最早的补贴形式是国营拖拉机站的“机耕定额亏损补贴”,之后逐渐扩展到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补贴、农业生产用电补贴、贷款贴息补贴等(朱应皋,2006)。当前关于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相当丰富,有学者对国家相关农业补贴政策进行对比研究总结经验启示(刘渝等,2005;张瑞红,2010);也有学者对农业补贴政策阶段性问题以及完善建议等展开讨论(郑志冰,2007;杜辉等,2010;彭慧蓉等,2011)等。在众多研究中关于我国农业补贴制度变迁大致分为三大转向的轨迹:一是以价格补贴转向非价格补助为主;二是以生产性补贴转向以流通性补贴为主;三是以间接性补贴转向以直接性补贴为主(朱应皋,2006)。其中有学者认为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是我国农业政策由索取向给予的转折点,国家财政收入逐渐流向农民,税收转变为农业补贴(张红霞等,2012)。所以,退耕还林政策既是林业政策又是农业政策转折点,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反映农业补贴政策与退耕还林政策的“系统效应”,这里重点梳理与退耕还林政策发展同时期(1999年以后)的相关农业补贴政策(详见附表1)。2003年开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进入改革完善期,实施以“两免四补”为标志的生产领域的明补政策,形成了以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直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收入补贴、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的专项生产性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农业税减免相结合的直接补贴政策体系。按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即综合性收入补贴和重大财政支农专项补贴,其中综合性收入补贴重点着眼于对种粮农民进行收入补偿,是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包括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而重大财政支农专项补贴项目较多,如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购置补贴等(张红霞等,2012)。(详见附表2,重点列举重大财政补贴项目)。通过附表2各项补助政策实施情况表明,退耕还林政策是一项全国性的、累计投入的资金最大、补贴累计期限最长、受益对象最多、综合效益较好的惠农举措。

作者简介

钟兴菊:1985年生于重庆,社会学博士,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社会学、社会政策及社会工作。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多项课题,包括国家社科(青年)基金、民政部和重庆市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