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CGSS2008数据

  • 作者:吴愈晓 黄超 出版日期:2017年2月
  • 报告页数:21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9314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公平与发展
  • 浏览人数:356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关于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大多数已有的研究将城镇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探讨,从而忽略了中国城镇和农村社会的高度异质性对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模式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使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本研究着重探讨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在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的程度、变化趋势以及不平等来源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城镇居民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程度较小,而且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近年来已经基本消失。而农村居民的教育获得性别不平等程度非常大,虽然也显示出逐渐缩小的趋势,但缩小的幅度很小;直至最近,性别不平等仍然非常显著。另外,通过对影响教育获得的各要素的贡献率进行分解的方法,我们发现超过一半(52%)的城镇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可以被年代、家庭背景(包括父亲的职业地位、文化资本和政治资本)、兄弟姐妹人数等因素解释;而且,控制了这些因素之后,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已经没有统计显著性。而在农村地区,以上因素对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几乎没有任何解释力,它们的总和贡献率甚至是负的(-18.5%),即加入了这些因素之后,性别不平等反而增大了。基于以上发现,我们认为当前中国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而造成农村居民教育性别差异的因素是因父权制(或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所导致的性别歧视。

作者简介

吴愈晓: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

黄超: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