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福利视角争论与福利制度价值选择

  • 报告作者:王一
  • 所属图书:社会保障制度的“去身份化”
  • 图书作者:王一
  •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 所属丛书:社会政策丛书
  • 报告字数:52177字报告页数:64页 报告大小:

文章摘要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高度依赖于“职业身份”的类法团主义模式,具有职业身份的群体所获得的独立于市场的地位要显著高于城乡居民,社会权利的实现呈现与工作高度相关的状态。这种以“职业身份”为基础的福利制度不仅强化了初次分配形成的社会分层,而且制约了社会权利的实现。面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使社会权利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合理需求,同时修正社会分层所带来的不平等,也就是需要解决“良性社会的构成要素是什么”以及“在这种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福利将担任什么样的角色”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福利视角展现出对福利与人性、行动与动机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由此衍生出不同的福利政策。

作者简介

王一:管理学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匡亚明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政策;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CSSCI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