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避免冲突、促进交往:保加利亚的老信徒

文章摘要

本研究是在《东南欧老信徒的语言和文化》科学计划(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的历史文化遗产与精神价值》主席团规划2009~2011)的框架内进行的。该计划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传统民族精神文化与相应的俄罗斯老信徒的术语学的交叉学科研究。考察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的俄罗斯老信徒村落的民族传统,旨在确定与土著俄罗斯人的传统紧密相连的古老的文化-语言基础,以及由于不断受到斯拉夫人影响(即与保加利亚传统相联系的南斯拉夫的影响、乌克兰国土上的乌克兰语)而输入的要素,另外还包括巴尔干地区的创新(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境内)。

本研究建立在笔者于2006~2007年和2009年在保加利亚进行的田野调查所搜集资料的基础之上。现在,保加利亚的老信徒集中地生活在东北部的两个村庄里:鞑靼利萨(Tатарица,在西里斯特拉地区,多布罗加),于18世纪末定居此地;哥萨施克,1905年建立,位于瓦南斯克湖北岸,距离瓦尔纳(现在那里有一个纪念碑)7公里之遥。根据研究该地区的保守派学者们提供的资料,保加利亚的老信徒群体一直保持着孤立隔绝的状态,其独特性和方言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共同体保持稳定归因于严格的生活规则:共同体的封闭、对混合婚姻的禁止、对传统文化的保持、方言拥有很高的社会声望。

尽管保守派在过去处于孤立隔离的状态,但近年来,在后共产主义时期的变革后,他们变得大为开放起来。由于全球化进程以及保加利亚的社会、经济和族类-文化的变迁,在老信徒中,周边联系紧密的保加利亚文化和语言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双方的互动不仅存在于外部形式上,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哥萨克文化的延续。在后共产主义时期,保加利亚保守派的转型涉及社会领域(职业辅导变化,例如退出传统的手工业和渔业)、家庭关系(性别角色的变化)、文化(庆祝新节日,特别是保加利亚的节日)和语言。

作者简介

〔俄〕艾琳娜·乌泽内娃:艾琳娜·乌泽内娃(Elena Uzeneva) 俄罗斯科学院斯拉夫研究所学术秘书(Scientific secretary),副教授。博士论文为《斯拉夫背景下民族语言视域下的保加利亚婚礼习俗术语》,研究领域包括民族语言学、方言学、巴尔干研究、老信徒、性别研究、东方主义。主要论著为《巴尔干婚礼:民族语言学分析》(莫斯科,2010)、《东南欧老信徒婚礼仪式中的本原要素与外来要素——东南欧的人类行为及其环境》(东南欧研究国际协会第10届大会,巴黎,2009年9月24~26日)、《中欧与东南欧传统文化的民族语言学:科尔巴阡山—巴尔干的相似性》(载于《东南欧国际研究协会2005—2009年回顾》,布加勒斯特,2009)。

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