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瑶族

  • 作者: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 报告页数:21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4975字 所属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 所属图书:中国的少数民族节日
  • 浏览人数:218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广西、贵州、广东、湖南、云南等地瑶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举行。各地区各瑶族支系过节方式异彩纷呈。贵州荔波县瑶山瑶族称春节为陀螺节,因节日的主要娱乐活动是陀螺比赛而得名。陀螺以硬木制成,上涂各种颜色,比赛时,甲队依次旋放陀螺,乙队依次用陀螺打击,如击中其中一个或几个,则以击中和被击中的陀螺旋转时间的长短定胜负。荔波瑶麓地区青瑶称春节为“倮谵倮”,意为大年。相传,青瑶人过大年,源自战国时期,瑶族祖先果涡公在江西组成瑶人部落时开始的,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过大年时,年前外出的家人都要赶回家来过年,认为过年同家人一起团聚,以后家庭和睦、吉祥幸福。民间谚语道:二十七八,东西腌臜(不洁净、不吉利),三十晚到,亲人归家。青瑶人在腊月二十七、二十八两天须杀完年猪,正月初五以前忌杀鸡。传说是公鸡给人类叫出了太阳和月亮,使人类重见光明,才能种上庄稼,过上好日子,故不杀鸡。年前,家家烤米酒、磨豆腐、蒸糯米饭、打粑粑、做年菜,还要打扫户内户外环境卫生。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设供祭祀祖先和土地、山神,祈祷祖先、神灵保佑全家安康、吉祥,粮食丰收,然后,家人团聚吃年饭,安排来年生产。正月初一这天,青瑶人禁出门,也不串亲访友。从正月初二到十五,每个寨子铜鼓齐鸣,人们出外玩耍,走亲串寨,互贺新禧。初五以后,相恋的姑娘和小伙开始约会交谈,小伙子先在姑娘睡房板壁上凿好的“谈婚洞”旁与姑娘轻声细语谈心,征得姑娘同意,才进到姑娘家里,坐在火塘边互吐衷情。一些地方的盘瑶除夕晚上有先给狗吃一团糍粑的习俗。广东连南排瑶正月初一至初六兴游坡,又称耍年,正月初三日的游坡又称为“欢降堂(喜花贵)”。未婚男女青年盛装打扮,汇集一起对唱山歌,若一男青年看中某个姑娘,便用一种竹制的噼啪筒“戈帮”追打那位姑娘,姑娘会意便和那个小伙对唱情歌,如果唱得情投意合,即坐在一起唱歌,否则便各自走开。分离时有情人互赠信物,女送男以绣花锦袋,男回赠女以项圈或手镯。许多青年男女通过游坡而结为终身伴侣。广西金秀花篮瑶,过年时举行“摧呼协”即“开初一”仪式。除夕晚饭后,全家围火饮茶,鸡鸣第一声时,一人朝天鸣枪三声,并高喊“新年到”,接着各户将一挂挂鞭炮投入火中,使劲地敲锣打鼓,一名男子头戴雨帽,肩扛锄头,手拿火把,破门而出,高唱“新年歌”。广西金秀茶山瑶,盛行“博拉敢”,即初一、初二夫妻双双提上猪肉到外家(岳父岳母家)去,并邀请外家的人某日到自己家中过节。初一全家都要到事先选好的有利方向去小便,然后回来喝生水。有的花篮瑶,除夕晚上男女均须沐浴;家人首次出门都要鸣炮。广西十万大山地区的瑶族除夕深夜,由村老做法事封寨,初一凌晨,鸡叫第一声时,寨老作法对天鸣枪,宣布开寨。此时,各家户主燃放鞭炮开门,人们方可出门、出寨。而后各家来到河边“买新水”以求吉利。有的三十晚上家家烧禾木,取谐音“和睦”,表示家庭和睦。吃过年饭,人人要用滚热的水洗脚、擦膝盖,认为擦了膝盖,来年百事如意。除夕之夜,年轻人相邀到本村年纪最大的人家里陪老人守岁,认为这样可以健康长寿。广西灌阳县瑶族年初一举行集体贺年酒会,酒会上有人唱礼。当年生有婴儿的人家要抱着婴儿去拜年,以便得到大家的公认。广西德保地区瑶族,初一早晨,姑娘坐在一根长扁担上对着镜子梳头,小伙子可以向镜子里的姑娘逗乐。初二早上举行丰年祭会,人们当场烧火烤食分到的猪肉。节日期间,云南富宁瑶族盛行抛花包(用红、蓝、白色布拼成,内装玉米等),男女对抛,飞彩流花,令人目不暇接;广西巴马,南丹瑶族每逢节日必举行射弩比赛;湖南江华节日兴打木棒球;广东有顶杠、爬竿等活动。白裤瑶在春节期间,演耕作戏,每三人为一组,一人扮耕牛拉犁,一人扮农夫扶犁,一人扮田公挖山造田,三人载歌载舞,以示迎春耕,兆丰年。正月十五过后,家家户户开始上坡下田,大忙春耕生产。

关键词: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