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是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报告从四个方面做了简要分析:首先介绍了外汇储备的规模,指出目前外汇储备着眼于功能转变;其次分析了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不利影响,说明了流动性过剩及对冲困境;再次介绍了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国际经验;最后说明了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
<<
余维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与国际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国际经济等。
曾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耶鲁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兼职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
李扬: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指数专家委员会主席,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三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5次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5年获“中国软科学奖”,同年获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2016年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22年获“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1992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研究项目20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30余部,主编3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撰写各类研究报告300余篇。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经济学卷。主编《金融学大辞典》等大型金融工具书10余部。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宏观经济、财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