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的自我解构

  • 作者: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 报告页数:10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8731字 所属丛书: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
  • 所属图书:文化记忆的诗性重构·高翔文集
  • 浏览人数:242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1949至1966年间的“十七年”时期,东北工业小说以其创作实绩,成为当代东北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重镇。此间,草明以在镜泊湖水电站和鞍钢工作与生活的经验,创作了中篇小说《原动力》(1949)、长篇小说《火车头》(1950)和《乘风破浪》(1959),以及短篇小说《婚事》(1949)、《诞生》(1954)、《在祖国的土地上》(1955)、《迎春曲》(1958)、《姑娘的心事》(1960)、《“姑奶奶”》(1959)、《爱情》(1955)等。艾芜以在鞍钢的生活体验创作了长篇小说《百炼成钢》(1957)以及短篇小说《新的家》(1953)、《夜归》(1954)、《输血》(1954)、《雨》(1957)、《春天的风》(1957)等。1964年,艾芜随作家慰问团赴大庆参观,回京后相继创作了短篇小说《采油树下》(1964)、《灰尘》(1964)、《车菊英》(1964)、《衬衣》(1964)等,反映了大庆油田工人的生产建设生活。萧军结合在抚顺矿务局的生活,创作了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1952)。曾在鞍钢、本钢担任领导的舒群,此间也创作了长篇小说《这一代人》(1957)、短篇小说《在厂史以外》(1962)。白朗创作了中篇小说《为了幸福的明天》(1951)以及短篇小说《伟大的友谊》(1950)、《少织了一朵大红花》(1962),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工业人的多种精神风貌。

关键词: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