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全球化的讨论历来多聚焦在国家战略、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等宏观维度,有所忽视“普通人”生活世界内微观行动表征之于消费结构转换的作用。伴随全球化进程与人们“常识性”消费实践关联程度加深,刺激我国消费升级动向包括民众“一元”到“三元”消费模式内涵进阶、消费场域由区域性人格化向全球性市场化扩容、混合消费品“进场”渠道多元拓展以及国际商品“锚定效应”倒逼本土品牌自我追赶。反观全球一体化步伐加快也带来诸如生活方式“虚无”等质化、消费主义“庇护”载体软性渗透、空间正义对抗诱发阶层消费“裂痕”和消费者维权“定位”陷于失范等风险。这就急需我国尽快从全球化的“被定制者”走向“消费自觉”的践行者。
<<
范和生: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安徽大学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主要兼职: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消费社会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友好协会理事、安徽省社会心理学学会会长、安徽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老年学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计生协会副会长、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出版专著10部,主编各类教材3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在CSSCI(含扩展版)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0余篇。2024年,入选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等纵向课题8项,主持省市县各类横向课题30多项,获得安徽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智库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二等奖1项,省社科联“三项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安徽省社科界第十五届、十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等各类科研奖项20多项。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政治社会学、国际政治社会学、消费社会学。
刘凯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