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国际人权条约和中国法律政策文本为依据,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相对贫困测量指标体系构建要能把个体面临的生存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结合起来、要能反映目标群体的过程性贫困和结果性贫困以及应与现代化的小康生活水平和可持续的发展指标相比较的思想理念,同时遵循“自上而下”的技术路径构建易地扶贫搬迁儿童相对贫困多维测度标准和识别指标体系,以期为我国后脱贫时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儿童反贫困提供理论指导。
<<
郭真华:福建大田人,管理学博士,福建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近年来,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一般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在《农村经济》《江汉学术》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