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2021年“双碳”背景下的祁连山森林碳汇研究与对策建议

文章摘要

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一场生活方式、经济方式的革命,对我国绿色经济复苏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祁连山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发挥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固碳释氧、保持水土、保护生物等多方面重大生态作用,是打造碳中和示范区的绝佳平台。本报告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通过重点分析祁连山保护区的森林资源概况、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发现祁连山森林整体以中龄林为主,主要为青海云杉林与祁连圆柏林。未来祁连山森林植被的碳汇潜力依然很大,对甘肃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此,本报告建议进一步完善祁连山监测网络,开展区域碳监测评估试点,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双碳”目标的示范效应。此外,应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持续做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推进祁连山绿色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曹宗英: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勾晓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祁连山研究院院长,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自然地理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树轮气候记录机制和生态响应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7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90余篇,发表一区和二区SCI论文50余篇。先后主持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子课题——“祁连山生态系统变化归因与善治对策任务”,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祁连山森林灌丛生态系统变化任务”,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支持计划”项目和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先后三期骨干成员。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甘肃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兼任生物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高琳琳: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树木年轮与全球变化。

涂振宇: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