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玛曲县草场牲畜超载情况
所属图书:政治经济学报 第5卷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
关键词:
玛曲高寒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性考察

玛曲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下辖的一个纯牧业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三省区交界处,黄河第一弯曲部。玛曲的高寒草原畜牧业不啻在甘南,即使在整个青藏高原畜牧业中均为一个典型。2015年7月31日至8月8日,我们对玛曲县高寒草原畜牧业进行了考察。在强制性推行牲畜私有化和草场承包政策初期,藏族牧民爱护草场和增加牲畜数量的积极性曾一度被调动了,玛曲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因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家庭固定草场与放牧方式发生矛盾,矛盾的激化不仅造成草原退化、沙化,破坏了高寒草原生态,而且导致牲畜品种退化,藏族牧户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夹击下出现了贫富分化。草场和畜种资源、草原生态环境和藏族牧民人口,都是高寒草原畜牧业代际经济关系的物质承担者,若不能及时化解家庭固定草场与放牧方式的矛盾,势必威胁高寒草原畜牧业的代际可持续性。近年来,甘南州和玛曲县政府有意识地引导藏族牧民发展专业合作社,为化解这一矛盾做出了极为有益的探索。

玛曲县高寒草原畜牧业的自然基础与成就

玛曲县地处甘南州西南部,位于东经100°45′45″~102°29′00″,北纬33°06′30″~34°30′15″,东北以西倾山为界与甘南州碌曲县接壤,东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阿坝县为邻,西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甘德县、玛沁县毗邻,北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全县面积10190.80平方公里,距甘肃省会兰州市450公里,县城海拔3340米。《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1991~200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第3页。

黄河从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果洛州)久治县门堂乡进入玛曲县木西河乡,流经全县七乡一镇,流程433公里。入境年流量137亿立方米,出境年流量164.10亿立方米。从县境西、南、东环绕而北流,再折向西进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形成著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昆仑山系之阿尼玛卿雪山(积石山),从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西秦岭山系之西倾山,自北向南绵延进入县境北部;形成玛曲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高度递减的地势。境内最低海拔3300米,西、北部诸峰均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乔木格日为4806米,相对高差1506米,峰巅嵯峨,重峦峭拔,沟壑纵横,河流湍急。县境中部,分布着两大山系的山前丘陵,海拔在3500~3800米,东南为黄河二级台地,地表平坦,水草丰茂,是优质的天然牧场。

玛曲县属明显的高原大陆性高寒湿润区,高寒多风雨(雪),无四季之分,仅有冷暖之别。冷季长达314天,漫长而寒冷;暖季51天,短暂而温和。雨水集中,日照充足,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气温2.1℃,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11.3℃;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9.5℃。因地处青藏高原东侧水气通道上,加之海拔高,地势高峻,降雨较多,年均降雨量611.9毫米。全年降水日为151天,最多年份为173天,最少年份为113天。其中以夏季降雨最多,平均为332.9毫米,秋季次之,平均为155.5毫米。牧草生长期190天。年均日照2691.2小时,日照率为61%,牧草生长期平均日照5.5~6.8小时。

玛曲复杂的地质地形构造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广袤的草场和优良的畜种。草场类型属川西藏东高原灌丛草甸区,为亚洲最大最优良的牧场。有47科413种牧草,其中优等牧草13种,良等牧草44种,中等牧草68种。玛曲县是甘肃省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自汉代就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著称。经过漫长的牧业生产实践,培育了驰名全国的“河曲马”“阿万仓牦牛”“欧拉羊”和性能优良的“乔科羊”等,发展了黄河首曲草地畜牧业的优良畜种,发挥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双重作用。玛曲境内河流纵横,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黄河与境内支流达300条,流经79043平方公里。年自产地表水27.1亿立方米,地下水9.2亿立方米。《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1991~200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第3~5页。优质的牧草、充足的日照、丰沛的水源和优良的牲畜品种,是玛曲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也是玛曲畜牧业类型区别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业类型的物质基础。

玛曲是一个纯牧业县,连青藏高原特有的青稞都未种植,畜牧业是全县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玛曲实行了“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草场承包经营政策,增强了牧民群众建设草原、保护草原、合理使用草原资源的自觉性。从1990年开始,开展了人畜饮水工程、治虫灭鼠、草原围栏、牧民建房、牲畜棚圈、防灾保畜基地等服务体系的配套建设。到2004年底全县七乡一镇草场承包到户或联户,明确了草场“责、权、利”。以草原围栏为主的“五配套”建设取得实效,围栏留床面积达140.56万亩,治虫灭鼠面积377万亩,牧民建房达9.3万平方米,户均达18.6平方米,同时修建了29处人畜饮水工程和126处标准化暖棚。近年来,玛曲县牲畜存栏和出栏头数、肉类产量、奶类产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均有较快增长,见表1、表2、表3。

表1 2011~2014年玛曲县牲畜增长情况

表2 2011~2014年玛曲县畜产品产量

表3 2011~2014年玛曲县居民收入水平

玛曲县下辖七乡一镇一马场一站,七乡指欧拉乡、欧拉秀玛乡、木西合乡、阿万仓乡、曼日玛乡、采日玛乡、齐哈玛乡,一镇指尼玛镇,为县政府所在地,一马场指河曲马场,据河曲马场场长卡召加介绍,河曲马场于1958年7月成立,1979年4月河曲马场与甘肃省河曲良种牛羊场(兰州军区军马场)合并成立甘肃省河曲种畜场,并由甘南州人民政府正式移交省农牧厅管理。1980年6月21日又根据省人民政府〔1980〕161号《关于将省河曲种畜场下放甘南州领导的通知》,于同年7月31日由州办理交接手续,并恢复甘南州河曲马场场名至今。2006年7月28日按州委、州政府实行属地化管理的精神要求,正式移交玛曲县人民政府管辖。现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副县级事业单位。一站指县属阿孜畜牧实验站,现改名为阿孜畜牧科技示范园区。2014年,玛曲县人口5.68万,其中4.12万人为牧民。甘南州统计局:《玛曲县近十年人口数》,2015。全县总面积10190.80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1288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9.54%,可利用草场面积1245.5万亩,牧民人均草场302亩,平均每7.84亩草场可饲养1个羊单位。《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1991~200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第93页。全县湿地560万亩,是若尔盖大湿地的核心部分。2015年牲畜总数为106万头(只、匹),其中牦牛496860头,羊506949只,马2万余匹,其余为河曲藏獒。由于草场自然条件不同,各乡牲畜的分布结构不一样,黑牦牛主要分布在阿万仓、木西合、齐哈玛、采日玛和曼日玛五个乡,以及阿孜畜牧科技示范园区;欧拉羊主要分布在欧拉、欧拉秀玛、尼玛三个乡镇;乔科羊乔科,藏语中意为湿地。主要分布在曼日玛、采日玛乡境内的乔科大沼泽湿地;河曲马则集中在河曲马场。全县建立的牧民专业合作社326个,屠宰场6个,其中以甘肃天玛生态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最大,拥有两条生产线,2014年屠宰牦牛2000多头,羊5000余只,已通过HACCP、ISO9000、ISO14000认证。甘肃天玛生态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传画册:《雪域珍品话说牦牛》,第43页。玛曲县甘青川活畜交易综合大市场1个。2014年玛曲县人均纯收入6208元,低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9892元,高于甘南州的4500元,属于全州最富裕的县。

高寒草原畜牧业代际可持续的物质承担者

可持续性概念最初是由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自然资源经济学首先提出来的。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对象是自然资源的跨时期配置,其理论视域超越了自古典经济学以来,尤其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实际以资源的代内配置为对象的研究范围。自然资源经济学承认后代人有自己独立的、不同于当代人的利益,主张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利益,从而将代际经济关系引入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核心,现代西方经济学将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运用于公共工程项目评估中。在计算工程成本和收益时采用正值贴现率,将未来发生的成本和收益贴现为现值,以评估工程的效益。正值贴现率概念凸显了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不平等的利益关系,因为即使贴现率很低,只要是正值,未来的成本和效益贴现为现值会越来越小,千秋万代后人的百万财富在今日可能不值一文。

可持续性概念今天已被广泛接受,但大多数文献在使用这个概念时,用的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概念隐含的是一个非静态的经济,针对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意味着数量增加,在有限资源下难以持续,而经济发展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并非必然意味着资源消耗量的增加,因而是可以持续的。但问题在于,发展是经济结构的变化,是质变,从辩证法来看,质变不可持续,否则就失去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只有量变在度的范围内是可持续的,因此恰恰是经济增长可持续。所以,我们不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一用语,而以“可持续性”概念来研究代与代之间的经济关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生态学家和政治家们,关于可持续性发表了大量意见,得到公认的是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给出的规定:“可持续发展是指当代人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又不会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本身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各种需要’的概念,特别是指全世界穷人的各种基本需要,这些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以及关于环境能力的有限性的思想,技术和社会组织状况决定了环境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各种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Our Common Fu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p.34.

为解决代际经济矛盾,自然资源经济学还提出了最低安全标准与代际公平两个概念。希里阿西·旺特卢普1952年在《资源保护:经济学与政策》一书中所赞成的“自然保护的最低安全标准”,仅指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应高于某一临界值。S.V.Ciriacy Wanterup,Resource Conservation:Economic and Polic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52,p.253.他认为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具有不确定性,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戴利等将最低安全标准具体规定为三条:“社会使用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可更新资源的更新速度;社会使用不可更新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替代品的、可持续利用的可更新资源的开发速度;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D.H.Meadows,D.L.Meadows and J.Randers,Beyond the Limits:Confronting Global Collapse,Envisioning A Sustainable Future,Post Mills VT:Chelsea Green,1992,p.209.代际公平概念最早由T.佩基提出,他认为如果当代人的决策影响到后代人的利益,应当根据“代际多数规则”来决策,由于繁衍不绝的子孙万代总是多数,因此,不管当代人对此持何种态度,都必须按照子孙万代的选择行事。T.Page,“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and the Social Rate of Discount”,in V.K.Smith,ed.,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Applied Welfare Economics:Essays in Honor of John V.Krutilla,Resources for the Future,1988,p.85.但是,代际经济关系与代内经济关系的一个显著不同点,在于后代人在处理代际经济关系时不在场,不可能像代内经济矛盾那样可由到场双方通过各种博弈获得解决,只能由当代人说了算。因此,代际公平只能作为当代人的一种观念和行为准则自觉去贯彻。

西方自然资源经济学有关可持续性的概念和代际公平观念,值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予以批判地吸收。实际上,马克思很早就注意到了代际经济矛盾的解决取决于解决代内经济矛盾。他认为,只有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才能对后代承担起责任。“从一个较高级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878页。

马克思这段引文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沟通了代际经济矛盾与代内经济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张通过代内经济矛盾的解决去推动代际经济矛盾的解决,更在于提出了代际经济关系的一种重要的物质承担者,即土地。除了土地,马克思还提到污染物的排放,“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利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扩大”,因为“原料的日益昂贵,自然成为废物利用的刺激”。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115页。

经济关系不是物,但离不开物。正如使用价值是代内交换关系的物质承担者一样,代际经济关系同样需要物质承担者,人口、资源与环境正是这样的承担者。马克思所说的土地作为资源是代际经济关系的一个承担者,排泄物作为生态环境因子是代际经济关系的另一个承担者。对于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性来说,代际经济关系的物质承担者就是草场、环境、牲畜与牧民人口。

草场之于畜牧业的重要性,一如土地之于农业。对于玛曲这样的纯牧业县,经济的可持续实际是畜牧业的可持续,而草场是维系高寒草原畜牧业代际持续的基础。可持续性内涵的两个关键概念:一是“各种需要”,二是“环境能力”。从需要来说,高寒畜牧业所提供的畜产品对于玛曲藏民来说可谓最基本的需要,这种需要,从远祖时代开始就仰赖草原畜牧业来满足。祖代在满足他们对基本肉食、饮乳的需要时,没有损害后代继续利用高寒草原畜牧业来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而是将优质草场完好留传下来,在祖代与当代的代际经济关系中实现了可持续。祖代所开创的高寒草原畜牧业基础,是留给千秋万代的,这其中的任何一代按照代际公平观都无权破坏和毁灭这一基础。草原畜牧业是将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乳、毛、绒、皮、骨、角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牧草的产量和质量是草原畜牧业存在的自然前提,草场的破坏通过牧草产量和质量的下降,损害后代从事畜牧业生产的能力,当然,草场还通过提供具有不同微量元素含量的岩石供牲畜舔舐,而影响畜牧业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从“环境能力”来看,由于土质、气候、地形条件的差异,不同草场的牧草生长能力、抗旱抗涝抗寒能力、再生产能力是不同的,同样面积的草场因产草量不同,所能容纳的牲畜数量也不一样,这就是环境能力。对于玛曲来说,按照每7.84亩草场可放养1个羊单位计算,合理载畜量即环境能力是158.90万个羊单位。其中,亚高山草甸草场6730182亩,平均6.83亩可饲养一个羊单位;灌丛草甸草场2697249亩,平均10.11亩可饲养一个羊单位;高山草甸草场1126699亩,平均21.02亩可饲养一个羊单位;草原化草甸草场947148亩,平均14.93亩可饲养一个羊单位;沼泽化草甸草场903300亩,平均6.3亩可饲养一个羊单位;沼泽类草场475602亩,平均6.2亩可饲养一个羊单位。《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1991~200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第93页。山地灌丛草甸绵羊、牦牛、马放牧区,集中在西北部阿尼玛卿山南北的木西合乡、欧拉乡和欧拉秀玛乡;亚高山草甸牦牛、绵羊、马放牧区,分布于中南部丘陵的阿万仓乡和齐哈玛乡;低湿地沼泽、沼泽化草甸马、牦牛、绵羊放牧区,集中在东部河曲马场、曼日玛乡和采日玛乡。甘肃省玛曲县综合牧业区划分区图,载《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不同放牧区的环境能力不一样,超过“环境能力”的实际载畜量形成过度放牧(简称过牧),对草场再生能力构成损害,导致草场退化和沙化。

草场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基础,草场沙化和退化直接导致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草原生态具有独特性、脆弱性、难以恢复性和不可替代性,草原畜牧业又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草原生态系统的恶化,不仅对全国生态多样性构成威胁,而且直接影响草原畜牧业的代际可持续。

草原畜牧业是利用已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实现植物能向动物能转化的物质生产部门。已经驯化的动物是草原畜牧业劳动的主要对象,它同样是草原畜牧业代际经济关系的重要物质承担者。玛曲县培育的主要畜种有高原牦牛、藏系绵羊、河曲马、河曲藏獒。这些驰名畜种的品种性能和生产性能各异,取得和保持品种性能是实现其生产性能的关键,优良的品种性能和生产性能是高寒草原畜牧业可持续的基础,好家长不仅要将优质草场和草原生态,而且要将优良畜种留给后代。相反,畜种退化后,即使有优良的草场,同样不能取得高生产性能的优质畜产品。问题在于,牲畜私有化和草场家庭承包后,既破坏了高寒草原及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牲畜品种退化。

牧户家庭固定草场与放牧方式的矛盾

千百年来,玛曲县的高寒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是游牧。草畜矛盾可以说在一切草原畜牧业中始终存在,但在不同的放牧方式中,草畜矛盾的激烈程度迥异。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中,草畜矛盾最为隐蔽,没有获得充分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牲畜采食对牧草的减少,通过游走而在另一草场空间获得新的补充。四季牧场的转徙和长程迁移,有效地化解了草畜矛盾。

在20世纪60年代的集体经济时期,玛曲实行的是四季轮牧制度和粗放的两季轮牧制度。两季轮牧即冬春牧场作为一个轮牧单元,夏秋牧场作为一个轮牧单元,两大轮牧单元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一般来说,滩地作为夏秋牧场,山地沟谷作为冬季牧场,在两大轮牧单元之间有严格的牲畜放牧途径和停驻时间。冬春牧场利用时间约为6个半月,夏秋牧场轮牧时间约为5个半月,采用的轮牧方式主要有:有计划的分区轮牧;大轮牧圈;逐沟转牧等放牧方式。在分区轮牧中,除季节性轮牧外,畜群在同一牧地、同一季节有“先羊、中马、后牛”的排牧习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玛曲县根据地形和各类牲畜的不同习性,采用划区轮牧、季节轮牧等方式。具体可以分为冬春—夏秋两季轮牧,冬—春秋—夏三季轮牧,冬春—夏—秋三季轮牧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全县除欧拉秀玛、曼日玛两乡外,其余各乡场和阿万仓乡的部分村都普遍采用,每年11月初进入冬春场,翌年6月初进入夏秋场;沿用第二种形式的有欧拉秀玛乡和阿万仓乡的洛尔隆、贡塞、沃特三村,每年5月底出冬季牧场进春秋牧场,短期放牧1个月,7月初转入高山沟谷夏季牧场,于9月底又转入春秋牧场放牧抓膘,11月底转入冬季牧场,冬、春秋、夏三季牧场利用时间大致为6∶3∶3;采用第三种形式的只有曼日玛乡,因沼泽及沼泽化草甸面积大,5月中旬牲畜进入夏季牧场,集中利用沼泽及沼泽化草甸草场,直至8月底才转入干燥的浅山地带进入秋季牧场抓膘,于11月底进入冬春牧场,冬春牧场利用时间为6个月,夏、秋牧场的利用时间各3个月。《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第280~281页。集体经济时代不同的轮牧制度同样维持着较为缓和的草畜矛盾。

但是,草场实行家庭承包后,可游牧的草场被分割开来,以牧户为单位将各户草场固定下来。铁丝网封围的家庭牧场是固定草场的象征,生产方式从游牧转变为定牧。尽管在草场承包过程中,也注意区分了冬春和夏秋两季牧场,但各户牲畜只能在固定的较小的家庭草场上放牧。牲畜采食和践踏过的牧场,在不能获得充分休养和恢复的基础上,不得不接受持续的采食和践踏。另一方面,牲畜私有化后,各户增加存栏和出栏的积极性提高,而政府在牧户自主经营条件下也难以干涉牧民增畜行为。草畜矛盾在定牧条件下开始发展起来,成为威胁草原畜牧业代际可持续性的主要矛盾。

玛曲县落实草场家庭承包大致分为两个过程:第一步是牲畜私有化。1981年开始实行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个人承包经营的生产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1984年在中共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在牧区推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经营方针,从不联产到联产,从联产到承包到户,将全县614729头(只、匹)牲畜作价归户,实行私有私养,户均150头(只、匹),人均29头(只、匹);第二步是草场承包。1986年实行以草定畜为主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经过是年试点,1987~1989年宣传动员,1990年全面开始实施。根据草场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使用权一次划包到户,允许牧民群众自愿联户承包草场,谁承包、谁建设、谁管护、谁受益等原则,将欧拉、欧拉秀玛、阿万仓、木西合4乡的529.6万亩草场划包到户和联户,确定了四至界限、面积、载畜量,技术部门发放草原使用证2367本,并完成了勘测、登记、丈量、划界、立卡建档等服务工作。《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第303~304页。1991~2004年按照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草场界限不变;草场承包以1982年的牲畜基数和人口数为依据,结合各乡实际,按4∶6或3∶7的比例确定草场面积,并划定10%~15%的草场;考虑人口、牲畜现状,乡域的草原、草坡、草山一律承包,不留死角;草场一经固定,牲畜、人口增减时一律不予调整。到2004年底,全县不同类、组、型以及不同等、不同级的草场分步承包到户或联户。《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1991~200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第100页。

牲畜私有化和草场承包到户,是家庭固定草场形成的历史过程。今天看来,如果是单纯的牲畜私有化,草畜矛盾尚不足以发展起来,1984~1990年牲畜虽然私有到户,但草场尚未承包到户,因而仍然可以采取划区轮牧的方式进行放牧。1990年以后,公共使用的牧场在“不留死角”的原则下全部承包到户,家庭固定草场形成,定牧成为必然,因为谁也不愿意别家牲畜到自己牧场放牧。

可是,牲畜放牧方式在牲畜私有化和草场承包到户后并没有改变,在家庭固定草场上放牧,牲畜采食范围大大缩小,采食导致牧草的减少,牧草再也不能通过空间变换获得补充,在草场产草量下降和牲畜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草畜矛盾必然发展起来。这个矛盾还会因为下述因素的作用而加速激化。

第一,草场承包后牧户增加出栏数量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在有限的草场面积下,要增加出栏数量,必须增加基础母畜和存栏数量。早在1985年,玛曲县取消畜产品的派购制度,改为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合同收购制度,改变了单一的经营状况,使畜牧业经济由传统自给型向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根据“提高总增,控制净增,扩大出栏,加快周转”和“压缩马、发展羊、稳定牛”的牧业经营方针,通过提高畜群中适龄母畜比例等措施,牲畜存栏数量不断上升。1991年末牲畜存栏数量为61.87万头(只、匹),2004年增加到65.15万头(只、匹),2014年末增加到106万头(只、匹)。

第二,高寒草原牲畜生长较慢,每年新繁殖的仔畜当年不能出栏,一般羊需要2年,牦牛需要5~6年才能出栏,这样等于延长了放牧期限,加大了对草场的压力。

第三,由于畜牧技术、防疫水平、经营管理能力的增强,牲畜总增率提高。在1/4世纪里,提高近10个百分点。由1991年的21.61%,提高到2004年的25.37%、《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1991~200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第106页。2011年的28.48%、2014年的31.53%。甘南藏族自治州统计局:《玛曲县2011~2014年畜牧业和人民生活统计材料》,2015年8月6日。

第四,牧民商品经营意识增强。在传统自给性畜牧业生产中,出栏牲畜的自给率高,商品率低,草场承包后,商品率提高较快。1991年出栏牲畜的商品率为17.52%,1996年为20.23%,2000年22.09%,2004年为24.95%,《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1991~200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第106页。2011年为26.65%,2014年为31.61%。甘南藏族自治州统计局:《玛曲县2011~2014年畜牧业和人民生活统计材料》,2015年8月6日。在不到1/4世纪里,牲畜出栏商品率提高了14.09个百分点。“为买而卖的过程的重复或更新,与这一过程本身一样,以达到这一过程以外的最终目的,即消费或满足一定的需要为限。相反,在为卖而买的过程中,开端和终结是一样的,都是货币,都是交换价值,单是由于这一点,这种运动就已经是没有止境的了。”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117页。商品率的提高不仅意味着牧民商品经营意识的增强,而且是高寒草原畜牧业生产目的的改变,为市场而生产的比重在增加,其中内置了无止境增加牲畜出栏的经济动因。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草畜矛盾发展起来,其结果对矛盾双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草场退化、沙化和畜种退化相伴而行。

家庭固定草场放牧对草原的破坏作用

家庭固定草场放牧对草原的破坏,建立在草场超载和过度放牧基础上。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草场,由于产草量不同,载畜能力也有很大差别。

按草场资源的类、组、型三级分类系统,玛曲县草场可分为6个草场类、11个草场组、20个草场型。冬季草场面积112.1万亩,占总面积的8.7%;冬春草场面积398.1万亩,占总面积30.9%;春秋草场面积86.5万亩,占总面积的6.7%;秋季草场面积28.4万亩,占总面积的2.2%;夏季草场面积477.8万亩,占总面积的37.1%;天然割草场面积9.9万亩;人工种植草场面积3万亩以上。退化草场面积976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75.8%;鼠虫害草场面积386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30.0%。《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1991~200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第91页。

根据草场的质量、牧草适口性、营养成分和利用程度来衡量,玛曲县草场分为五等:一等草场467072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75%;二等草场4984595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0.2%;三等草场3030065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4.33%;四等草场2613114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0.98%;五等草场1360114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0.92%。根据草场产草量的高低,分为六级,其中一级草场62273亩,占可利用面积的0.5%,亩产鲜草800公斤以上;二级草场870702亩,占6.99%,亩产鲜草600~800公斤;三级草场6046629亩,占48.55%,亩产鲜草400~600公斤;四级草场1652406亩,占13.27%,亩产鲜草300~400公斤;五级草场2430153亩,占19.51%,亩产鲜草200~300公斤;六级草场1393096亩,占11.19%,亩产鲜草100~200公斤。《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1991~200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第91页。

玛曲县可利用草场面积为1245.5万亩,按4.12万牧民人口计算,人均可利用草场302亩。按7.84亩草场可放养1个羊单位计算,人均可放养38.52个羊单位,全县合理载畜量是158.90万个羊单位。

1984年牲畜私有化时,全县牲畜总头数61.47万头(只、匹),其中牦牛27.20万头,羊30.61万只,马3.66万匹。《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第304页。按照1头牦牛=5只羊,1匹马=6只羊的换算标准,61.47万头(只、匹)相当于188.57万个羊单位,已经超过合理载畜量158.90万个羊单位,超载29.67万个羊单位,超载率为18.67%。情况并不十分严重。

1990年,全县年末牲畜存栏头数61.82万头(只、匹),其中牦牛28.96万头,羊29.18万只,马3.68万匹。《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第304页。61.82万头(只、匹)相当于196.06万个羊单位,超载37.16万个羊单位,超载率为23.39%。超载情况有所加重。

2011年,全县年末牲畜存栏头数104.87万头(只、匹),其中牦牛51.15万头,羊存栏50.72万只,马3万匹。甘南藏族自治州统计局:《玛曲县2011~2014年畜牧业和人民生活统计材料》,2015年8月6日。104.87万头(只、匹)相当于324.47万个羊单位,超载165.57万个羊单位,超载率为104.20%,超载1倍以上。

2014年,全县年末存栏各类牲畜102.63万头(只、匹),其中牦牛存栏49.69万头,羊存栏50.70万只,马存栏2.24万匹。甘南藏族自治州统计局:《玛曲县2011~2014年畜牧业和人民生活统计材料》,2015年8月6日。102.63万头(只、匹)相当于312.59万个羊单位,超载153.69万个羊单位,超载率为96.72%(见表4)。

表4 玛曲县草场牲畜超载情况

固定草场放牧对草场的破坏是通过三个渠道实现的。一是过度采食,二是牲畜践踏,三是牧草再生产条件的改变。

由于超载放牧,且不能长程游走,牲畜在家庭固定的有限草场范围内采食,不再限于牧草的可采部分,连不可采的部分也要采食。采食量超过草场再生能力,就会造成草场退化和沙化。此外,连续不断的采食造成牧草难以获得再生产所需要的足够时间。

在固定的较小范围内采食,牲畜践踏对牧草的破坏更加严重。高寒草原牲畜都是有蹄类动物,连续践踏甚至将根浅牧草的根踢出,牧草失去了再生能力,为沙化准备了条件。据有经验的河曲马场牧民才桑加告诉我们,家庭小牧场的固定放牧,牲畜践踏对草场的破坏甚至达到过度采食的3倍。对于雨水条件较好的玛曲草甸草原来说,只要牧草的根部尚存,牧草恢复再生产较易,但需要一定的时日;而如果牧草连根踢出,就不可能恢复。

草场再生产需要经过牧草生长、开花、结籽、落地等环节,在家庭固定草场过度放牧的情况下,牧草生长往往等不到开花,开花后等不到结籽,结籽后等不到成熟落地,就被牲畜采食一空。由于不同牧草品种的抗旱、抗寒、抗涝能力即再生产能力不同,恢复再生产所需时间和条件不一样,过牧使得牲畜对所有牧草采食的选择性降低了,造成具有不同再生产能力的牧草品种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在相同时间和气温、雨水条件下必须同步恢复再生产,而这根本不可能。于是造成牧草品种多样性减少,优良牧草占比下降,一些牲畜不能采食的毒草迅速生长,甚至成为一片草地的建群种,造成草场退化。我们在河曲马场德萨牧家乐周围,及到曼日玛乡黄河边沙丘地区,一路上见到许多连片的以黄帚橐吾(俗称马耳朵)为建群种的严重退化草场,这种草场的形成就是牧草品种结构退化造成的。牧草健康再生长需要远距离授粉,而授粉方式除风吹外,主要靠牲畜长程游走来实现。由于固定草场放牧,牲畜长程游走已不可能,短距离授粉和近亲繁殖,同样会造成牧草再生产条件发生改变,是导致草场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遗憾的是,这方面的跟踪研究和监测在玛曲县尚未开展。

有一种观点认为,玛曲县草场“沙化的原因是自然和人为的双重作用,主要有过牧、丰富的沙源、气候干燥三个方面”。《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1991~200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第92页。这种看法将自然和人为作用并列,并举示三个主要原因,是一种模糊认识。实际上,自然的自在作用是条件,人为的过度放牧才是原因。试想,丰富的沙源自古有之,为什么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玛曲没有沙化现象,六七十年代也是轻微的沙化,难道那个时候沙源就不丰富吗?难道那个时候就没有出现过干旱吗?都不是。只是由于草场家庭承包后,过牧越来越严重,沙源才裸露出来,风吹形成沙丘,干旱只是加速因素,它和沙源丰富都不构成原因。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草原鼠害是沙化的原因之一,这同样是把沙化原因归结为自然因素。“危害草地的主要鼠种有中华鼢鼠、达乌尔鼠兔,其次是甘肃鼢鼠、西藏鼠兔和根田鼠。中华鼢鼠打洞掘土,掘食牧草根系,降低草地生产能力,在沟谷台阶地,禾草+杂草类+矮蒿草型草场,每公顷有中华鼢鼠13只。达乌尔鼠兔采食牧草,打洞掘土,减少生草面积,造成水土流失和地面凹凸不平,对草地破坏率达到50%以上,使大面积优良草地变为黑土滩。”《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1991~200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第93页。中共玛曲县县委组织部格日巴同志亦持此种观点。问题在于,鼠害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高寒草原上即已存在,已在打洞掘土,啃噬牧草,但为什么那时没有出现沙化和黑土滩呢?过牧才是原因,自然只是沙化和形成黑土滩的条件与促进因素,算不得原因,否则解释不了草场生态演化史。所谓条件,就是有它不必然导致结果,但无它必不导致结果,而原因则必然导致结果。只有草场过牧造成草场再生能力下降,鼠害才能起到作用。

玛曲沙化草场主要分布在欧拉乡、尼玛镇、河曲马场和曼日玛乡,沙化面积达80万亩,其中沙丘面积10.5万亩,其余69.5万亩为沙化草原。数字为玛曲县畜牧局局长宗文杰提供。玛曲县沙化地属高寒草原型沙地,沙粒较细,略显黑色。流动沙自1984年以来平均沙化速度达16.24%。沙丘分布由以前的斑点状分布的半固定、半荒漠向集中连片、全沙化和流动沙丘演变。沙丘丘高12~15米。沙化草原为平沙地,有禾本科、唇形科等草本植物生长,盖度多为50%~80%。固定沙丘地与流动沙丘地呈镶嵌分布。沙化土地基本沿黄河分布于冲洪积滩地,因黄河左岸阶地宽广,沙化土地多分布于左岸。有沙化土地分布的黄河河段长119公里,占玛曲县境内黄河总流程的27%。沙化速度每年以100~200公顷的面积增加,且年增加绝对值在不断扩大。由于气候寒冷,土壤流失,植被恢复难度大。

玛曲县退化草场面积达77.2万公顷,原文如此。这里草场退化总面积与不同退化程度分面积之和不一致。占全县草场面积的86.71%,其中严重退化面积28.3万公顷,中度退化面积38.6万公顷,轻度退化面积18.6万公顷。《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玛曲县志(1991~2004)》,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第91~92页。退化草场虽有植被覆盖,且盖度高,但牧草多为毒草、害草,牲畜不能采食。严重退化草场完全不能放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植被覆盖率从100%下降到50%~90%,过牧引起牧草种群结构的变化,以中生禾、莎草、蒿草、苔草为主的结构被破坏,杂草、毒草比例增大,不少地方毒草竟占40%~50%。前述黄帚橐吾建群种的草场就是典型的退化草场。

玛曲黑土滩主要分布在曼日玛乡。全县黑土滩200万亩。表面上看,黑土滩是鼠害造成的,实际上是超载放牧在先,破坏了牧草再生能力;鼠害在后,造成肥黑土成不毛之地。

草场是草原生态环境的基础,草场沙化、退化改变了高寒草原生态的关键性因子,使得草原生态出现恶化趋势。

家庭固定草场放牧造成高寒草原生态的退化

玛曲高寒草原生态是以青藏高原大陆性气候和四大地貌为地理前提,以川西藏东高原灌丛草甸区为植被类型,以黄河水系“天然蓄水池”为涵养功能,以高原野生动植物和高寒草地的藏系家畜为多样性生物,以藏民为主体构建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

玛曲平均海拔3300~4800米,处青藏高原阴湿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境内地形可分为四个大区:阿尼玛卿山、西倾山高山区,中部山前低山丘陵,山间盆地与冲积平原,东部沼泽湿地。根据中国植被区划,玛曲境内草地植被属川西藏东高原灌丛草甸区。境内植被群落以耐高寒的中生灌木和多年生草木为主。各种草甸组成的天然草地是玛曲最主要的自然资源。草原占全县总面积的89.54%,是亚洲最优良的牧场之一。全县森林面积70404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3%,其中高山阳坡分布的水源涵养林面积49354公顷;黄河沿岸和部分沟谷分布的灌木林、矮生柳的面积为21050公顷。全县土壤可分为七类:高山草甸土类、亚高山草甸土类、草甸土类、沼泽土类、泥炭土类、黑盖土类、浅色草甸土类。土地类型随海拔高度变化,呈垂直分布。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流域面积10190平方公里,占甘肃省境内黄河流域面积的59%。黄河年平均流量44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38.6亿立方米。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南翼的黄河一级支流28条,较小的二级、三级支流多达300余条。黄河从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