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经济增长率及其升降幅度
所属图书:中国经济前景分析
出版日期:2000年4月
关键词:
中国经济波动分析

一、1999年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

1.经济增长实现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1999年,GDP增长率为7.1%,实现了年初预期的增长指标。这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作用的结果。这其中主要包括:①中央财政增发600亿国债,以及通过国债专项资金贴息、减半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措施,支撑投资的增长;②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安排财政支出540多亿元,用于提高3条保障线(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补助水平、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等等;③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鼓励出口;④ 央行第7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并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和再贴现率,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保证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2.经济增长率延续了自1993年开始的下滑态势,但下滑幅度有所减缓

图1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9轮波动(1953~1999年)

1999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率第9轮波动中连续下滑的第7个年头。考察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动态轨迹,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的增长是在上升与收缩相互交替的波动中进行的。中国经济的波动,以GDP增长率为代表,在1953~1999年的47年中,按照“谷-谷”法划分,共经历了9轮波动(见图1)。自1991年开始回升的第9轮波动,到1999年底,已进行9年,呈现“高起缓落”的态势。其中,1991、1992年这两年是经济增长率的上升期,年均上升5.2个百分点;1993~1999年这后7年,则是经济增长率的回落期,年均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这一回落期,无论是与改革前的5轮波动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