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已注册地理标志花茶企业名单
所属图书: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2010)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
关键词:
中国花茶产业研究报告

花茶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花茶产业发展历史

花茶,又称熏花茶、香花茶、香片,是中国特有的香型茶,属再加工茶之列。花茶是精选优质烘青绿茶,配进香花经过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是以绿茶、红茶、乌龙茶茶坯及符合食用需求、能够吐香的鲜花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叶。中国的花茶生产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在唐代陆羽《茶经·六之饮》中有“以汤沃焉,谓之庵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属,煮之百沸”的记载,当时已有在煮饮茶叶时加入调料,以益茶味,协调茶叶作用的做法。北宋蔡襄的《茶录》,熊蕃撰、熊克增补的《宣和北苑贡茶录》中,都谈到在贡茶中掺入“龙脑”香增加茶香的做法。当时还有“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的说法。这种饮茶方法,可以说是花茶生产的原型。

真正开始生产花茶,却始于南宋初期,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最早的加工中心是在福州,从12世纪起花茶的窨制已扩展到苏州、杭州一带,其时施岳的《步月吟茉莉》和赵希鹄的《调燮类篇》记载:“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香气全者,量茶叶多少,摘花为伴……”当时就是在上等的绿茶中加入一种香料——龙脑,作为进贡封建帝王的饮料(称龙凤茶)。宋朝《茶录》提到“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

到了12世纪的宋代宣和年间,花茶生产才见诸文字记载,在茶叶里加入“珍菜香草”已很普遍。明代程荣所著的《茶谱》一书中对花茶的制法有十分详细的叙述:“茉莉、玫瑰……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伴,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用瓷罐,一层茶一层花,相间至满……”

明代顾元庆(1564~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