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08年全国绿茶加工10强企业
所属图书: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2010)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
关键词:
中国绿茶产业研究报告

绿茶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绿茶产业发展历史

中国绿茶产业的发展历史,学术界一直追溯到上古时期,最普遍的说法是:“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本草经》)据《庄子·盗跖篇》推论,神农时代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当时人类已经进入新石器的全盛时期,迄今有五六千年历史。绿茶与白茶是中国出现最早的茶类,根据神农的传说,其发展历史亦当有五六千年了。不过,有关茶类的最早正式文字记载见诸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其中把茶称为“槚”。汉代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出生)在《凡将篇》中把茶称为“荈诧”,并被列为二十种药物之一。到了西汉,宣帝时(公元前74年至公元前50年)巴蜀的绿茶产业已相当发达。成文于西汉的王褒《僮约》中记载:“鲙鱼炰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前一句记载了西汉时期巴蜀一带富豪人家已经有了专用的茶具,后一句则明确记载了当时在四川的“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已有了茶市。王褒是汉宣帝的宠臣,《僮约》成文于“神爵”三年正月十五日。“神爵”是汉宣帝的年号(公元前61年至公元前58年),据此推论,《僮约》的记载应当是可靠的。

经过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以及隋朝,到唐朝时中国的绿茶产业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时期。杨华《膳夫经手录》记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唐人封演(天宝年间进士,唐德宗时任御史中丞)在《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寒外。”足见在中唐以后,中国民众饮茶之俗已十分盛行。随着茶产业的发展,在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依户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