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09年湖南省主要茶叶批发市场
所属图书: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2010)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
关键词:
湖南省茶产业研究报告

湖南省茶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湖南省茶产业发展历史

湖南位于中国茶区中心,风土宜茶。据历史文物考证,湖南茶叶生产最迟始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以前。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物说明,西汉时湖南茶叶已作为随葬品。西晋的《荆州土地记》有“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的记载。当时的武陵七县,实为十县,几乎包括湘西全境。唐代茶产兴盛,饮茶之风遍及全国,湖南茶叶生产已扩展到湘、资、沅、澧四水流域。唐代以后,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茶叶生产已普及省内各市县。茶类增加,由生煮烹饮到蒸青团茶再到炒青散茶,由绿茶到黑茶到黄茶到红茶到青茶,由烹煮到开水冲泡到冷热水速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

湖南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位于中国茶区中部;东南西三面环山,东为幕阜、罗霄山脉,西为武陵、雪峰山脉,南有五岭山脉,中部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北部有洞庭与湖北接界。

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集中,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6℃~18℃,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相对湿度多在80%左右;土壤肥沃,平原、丘陵区占46.3%,山区占46.9%,在土壤成土母岩中,花岗岩、变质岩、沉积砂页岩占41%,微酸性,砂黏适中,无机养分丰富,自然肥力较高,适宜茶树生长。

湖南自古名茶荟萃,素有“江南茶乡”的美誉。茶区主要分布在北纬30°左右的武陵、雪峰、南岭南岳山区和环洞庭湖区,光热水土组合条件好。茶区产业基础好,茶园集中,劳动力资源丰富,茶叶自然品质好,出产茶叶种类齐全,红、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