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家庭人均年收入与农村低保户”交互分析
所属图书: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逻辑与实践
出版日期:2014年12月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开发式扶贫风险及应对

目前,我国农村的扶贫主要是开发式扶贫。开发式扶贫是针对不同的致贫因素,采取区域开发、信贷扶贫、以工代赈、科技扶贫等综合性措施,弥补单纯的经济扶贫缺陷,并消除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制约因素,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发式扶贫模式在政府的扶贫行动中还引入了市场机制,较好地实现了政府与市场的结合。并且,开发式扶贫模式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从1986年到200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从1.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此时“扶勤不扶懒,造血不输血”成为扶贫工作的共识,开发式扶贫模式被认为是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但是,当我们为中国贫困人口迅速脱贫而振臂欢呼的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从2001年到2005年,平均每年只减少了绝对贫困人口112万,其中在2003年,绝对贫困人口还增加了80万银锐:《关于我国开发式扶贫问题的思考》,《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开发式扶贫模式的绩效困境日渐显露。其主要原因在于开发式扶贫政策隐含的前提是贫困者有机会、有能力从这些扶贫项目中受益。这就要求:第一,贫困人口规模大并且相对集中,这样才能使更多的贫困人口有机会从扶贫项目中受益;第二,贫困人口具有基本的劳动能力,从而利用这些项目实现脱贫;第三,贫困者有一定的人力资本(教育、健康)积累,能够实现收入的稳步增长;第四,扶贫项目能够有效地瞄准贫困的发生机制方黎明、张秀兰:《中国农村扶贫的政策效应分析——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考察》,《财经研究》2007年第12期。。然而,在新的阶段,随着贫困性质和形势的变化,这些前提性假设基本都不复存在了。如何走出开发式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