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调研村庄村干部结构
所属图书: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全2册)
出版日期:2023年3月
关键词:
乡村振兴中的村干部

村干部是农村各项事务和工作的领头羊,是农民群众的主心骨,更是乡村振兴的直接参与者、组织领导者和发展带头人。村干部群体长期以来发挥着党和政府联系农村的关键桥梁与纽带作用,也是新时期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基础和基层组织力量。党中央始终十分重视村干部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村干部肩负着重任,也有烦恼,工作很不容易”(《学习时报》,2021),“要关心和爱护广大基层干部,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和成长条件”(《人民日报》,2015),“对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人民日报》,201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要“健全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还指出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以村两委为核心的村干部在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村干部这一群体提出新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聚焦村干部这一群体,关注他们在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思考与行动,对于丰富村干部群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对村干部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聚焦村干部的职业属性,包括制度层面村干部的任职要求、行为准则、激励机制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高万芹(2019)提出的村干部“职业化”理论、冯军旗(2010)提出的“党政螺旋结构”理论等。这些理论从制度设计层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