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农户单维贫困测算结果
所属图书:社会资本与农村减贫:理论及证据
出版日期:2022年3月
关键词:
社会资本、多维贫困与农村减贫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述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我国贫困人口大规模缩减,以2010年贫困线为标准,到2018年全国累计减贫7.5亿人,但是贫困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一方面,我国剩余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较深,扶贫工作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贫困问题并不单单是收入贫困问题,包括教育、健康等的多维贫困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特别是,由于农业人口占比较大,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化问题突出,人们面临资源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较大等制约贫困减少的深层次矛盾。切实地保障扶贫工作平稳有序地运行离不开对贫困人口各项致贫因素的全面筛查与防范解决,比如贫困人口的受教育年限以及所在地的医疗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分析多维贫困的内涵,探究贫困的本质,对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减贫具有重要意义。

最早提出多维贫困概念的学者是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79年森在斯坦福大学做演讲(“Equality of What”)时首次提及可行能力的概念。《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将贫困定义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在1990年以后逐渐受到联合国的重视,随后森协助联合国构建和设计了《人类发展报告》的概念框架和测量工具。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正式引入贫困概念,报告指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低下,更重要的是,基本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匮乏。”森认为:“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可行能力-贫困的视角完全不否定低收入是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对可行能力理论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