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流动儿童积极心理资本基本状况
所属图书: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与道德发展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
关键词: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实证分析

第一节 流动儿童欺凌心理研究

欺凌在城市外来务工子女学校中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频繁的欺凌伤害较为突出,种种现象表明,家庭亲密感和校园和谐度会影响流动儿童欺凌事件的发生。随着人们尊严和生命意识的提升和对安全环境的强烈诉求,欺凌的研究与预防成为近年来国内学界的热点议题。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高发,凸显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治理体系的缺位。欺凌是中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性行为,会使受害者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在中小学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国内对流动儿童欺凌行为的研究较少,曹薇(2012)随机抽取了贵阳市打工子弟学校600名小学生,发现约57.7%的流动儿童被欺凌,35.7%的流动儿童欺凌他人。张喆调查的流动儿童规模更大,发现有61%的学生曾经卷入过校园欺凌事件。可见,在流动儿童中欺凌行为发生得较为频繁。

校园欺凌的现状

从提倡“治理”到关注“防治”,再到国家立法机关的专题调研,校园欺凌已成为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校园欺凌行为中欺凌者带给被欺凌者的身心伤害,以及被欺凌者焦虑、抑郁、低自尊、孤独感和自杀念头的心理问题,建立欺凌心理干预机制,对卷入校园欺凌行为的学生进行危机干预与辅导显得尤为重要。临床研究表明,受欺负对日后心理症状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累积效应,频繁的受欺负者被确诊为严重情绪问题、精神分裂症和接受药物治疗的风险显著高于偶尔受欺负者。Gladstone等(2006)在成人样本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那些具有童年受欺负史的个体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惧和抑郁症的概率显著高于那些童年没有受欺负史的个体。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由一个或多个学生持续、蓄意或恶意通过孤立、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