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空间偏离—份额分析
所属图书:中国西部工业发展报告(2013)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关键词:
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来看,从2001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4.39∶45.15∶40.46,演变到2005年的12.12∶47.37∶40.51,再到2011年演进为10∶46.6∶43.4,产业结构得到了大幅度的优化和升级。同时,涌现出一批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行业、企业,以及贸易顺差的逐年扩大,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然而,我国产业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区域间产业结构与竞争力上的巨大差异,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对我国2001~2011年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竞争力进行实证比较分析,求得各地区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优劣势,为我国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偏离—份额分析法基本思想及应用模型建立

(一)偏离—份额分析基本思想

偏离—份额分析法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1942)和Creamer(1943)相继提出,后经Dun(1960)等学者逐步完善。该方法将一个特定研究区域的经济变量(如收入、产出或就业等)的增长拆分为不同的部分,描述区域经济随时间的增长或用于衡量区域政策效应。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为例,该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为三个分量:参照区域增长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参照区域增长分量是指研究区域某一部门或产业按照参照区域的增长速度达到的增长水平;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反映研究区域与参照区域的部门或产业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竞争力偏离分量反映研究区域某一部门或产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