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经济水平与结婚压力的二元Logistic回归(男性)
所属图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No.3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
关键词:
大城市青年的结婚压力及其性别差异

问题的提出

长久以来,中国是一个崇尚普婚普育文化的国家,直至今日,婚姻的地位与作用仍然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社会发展,我国的婚姻家庭结构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首先,适婚期青年处于未婚状态的比例明显增加,刘爽和蔡圣晗基于普查数据分析发现,我国30岁人口的已婚比例从1990年的94.07%降至2010年的84.79%,几乎减少了10个百分点。此外,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代,不少独身主义者开始在各类社交媒体中发声,他们崇尚个人主义,追求享受自我,他们对婚姻不抱有期待,不愿意成立家庭。

其次,青年的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国人不仅崇尚“普婚普育”,“早婚早育”也是一大传统特点,近年来在相关人口政策与文化观念转变的影响下,我国婚龄推迟明显。普查结果显示,1980年人口平均初婚年龄为23.78岁,2010年升至24.85岁。不少学者认为,虽然略有波动,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初婚年龄的整体趋势是缓慢升高的。陈友华指出,1960~1979年中国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基本上呈上升的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下降趋势,但从1985年开始又出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分性别而言,男性的初婚年龄始终高于女性。

在普婚文化的影响下,不管是不结婚还是婚龄推迟,都引发了国民的广泛热议。近年来,各类电视相亲节目大行其道,多种婚恋网站、交友APP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剩男剩女”、“脱单”等新词成了热门词,青年的婚恋话题始终热度不减。淘宝等商家甚至将其扩展成商机,将“光棍节”开发成了“双十一”狂欢购物节。无法忽视的还有“催婚”现象。每到春节,“催婚”、“逼婚”都会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话题,因父母逼婚而离家出走甚至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