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所属图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及大治理研究报告(2021)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
关键词:
2006~2018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价

评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基于理论选择适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值处理法对所选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熵权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由此得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总的来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不同省区间存在一定差异。

指数评价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

伴随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学术界和政策界做出了诸多探索。根据现有理论和实践,大致可分为生态保护指数和高质量发展指数两类。

(一)生态保护指数的理论基础

生态保护指数主要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而构建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从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看,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生态环境部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早在2006年,环境保护部就发布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并在2015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形成《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这一规范适用于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各省区市根据这一规范,每年发布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根据规范,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0.35×生物丰度指数+0.25×植被覆盖指数+0.15×水网密度指数+0.15×土地胁迫指数+0.1×污染负荷指数+环境限制指数,其中生物丰度指数由生物多样性指数、生境质量指数生境质量指数包含林地、草地、水域湿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都赋以相应权重。构成,植被覆盖指数为区域均值,水网密度指数通过归一化方法得到,土地胁迫指数包含重度侵蚀、中度侵蚀、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胁迫,污染负荷指数则由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