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移民收入变化情况
所属图书:人类减贫的中国理路(全2册)
出版日期:2021年3月
关键词:
移民的流动性与贫困治理——宁夏生态移民的再认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进行了大规模的以扶贫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移民,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南部山区的人口被政府有计划地安置在黄河沿线从事灌溉农业。移民对于改变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培林、王晓毅,2013)。移民不仅促进南部山区的脱贫和生态环境保护,也推动了宁夏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发展。

与政府政策安置并存的是大量自发移民的存在,自发移民主要表现为政策安置移民的二次流动和非政策移民的迁移。本文认为自发移民是移民流动性的体现,体现了移民高度的自我适应能力,移民从原籍管理转变为属地管理以后,原有乡村的治理结构被复制到移民区,社会治理建立在户籍和居住的基础上,这种社会治理机制很难适应移民的流动性,特别是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由于缺少对流动人口反贫困的制度安排,一些贫困户很难从精准扶贫中受益。移民为农村人口流动提供了机会,促进了人口流动,社会治理需要充分考虑到移民的流动性。

移民的流动性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进行大规模的移民,通过在黄河沿岸提水灌溉,安置从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转移出来的农村人口,并在移民区建立相应的乡村组织,对移民进行属地管理。与政府组织的政策移民同时存在的是自发人口流动,这种流动包括从移民区向外的流动,也包括向移民区内的人口流动。移民向外流动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回迁,一些移民不能适应移民区的生活,重新回到迁出地。第二种是外迁,在进入移民村以后,移民以移民村为跳板,进入城镇或其他地区生存。向移民区的自发流动也包括了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南部山区农民自发购买移民的房屋和土地,在移民村定居;第二种是农民进入移民区自发开垦土地,形成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