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部分小城镇改革试点地区的改革要点一览表
所属图书:1998~1999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出版日期:1999年4月
关键词:
1998~1999年小城镇发展状况及未来规划

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地强调了小城镇对于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更快发展的重要意义。小城镇指的是农村里的具有城市特征的空间概念,是农村中的各级各类镇,包括县(县级市)城关镇、建制镇及一般集镇(多数为乡政府所在地),规模较大、非农化程度较高、人口集聚度高且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村镇也应包括在内。但由于最后一类的村镇数量并不多,在统计上可以暂且忽略不计。在这各类镇中,建制镇是重点。:根据这一定义,小城市、卫星城和工矿区则不在“小城镇”概念之列。

一、问题的再提出 从增加供给到刺激需求

80年代初期,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复苏与初步发展,小城镇问题曾一度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当时提出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小城镇发展在经历了20多年的停止乃至衰退后需要得到恢复,以便从供给角度为农村商品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交易场所,聚集更多的乡镇企业和农村劳动力到小城镇里来,然后生产出更多的非农产品并提供更多更好的各种服务。

当时的思路与需要主要是增加供给以解决城乡市场所面临的商品大量短缺的问题。所以,适应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小城镇也得到了很快发展。以建制镇为例,1984年,民政部对以前的设镇标准进行了修改,放宽了设镇标准,并且在较大范围内实行了撤乡建镇的新的建制镇管理体制,建制镇数量和人口都迅速地增加了很多,如建制镇数量就从1983年底的不足3000个一跃于1984年超过了7000个,增长了1.4倍。到1998年底,全国的建制镇已经发展到了1.9万个左右,与1978年相比,数量增加了约8倍(参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