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赤溪村易地搬迁扶贫历程
所属图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赤溪村卷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关键词:
赤溪村“换血”扶贫历程(1994~2003年)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举措。1994年,赤溪村实施移民搬迁的“造福工程”,村民陆续从悬崖峭壁的茅草屋搬到了平地的砖瓦房,“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第一节 “换血”与易地扶贫搬迁模式

中国的生态脆弱地区与贫困地区高度重合,生态环境退化和自然资源严重不足,造成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口。将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出去,无疑是一种帮助他们脱贫的有效方式李培林、王晓毅:《移民、扶贫与生态文明建设——宁夏生态移民调研报告》,《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西方研究视域中,与“易地扶贫搬迁”相似的是“生态移民”(Ecological Migration)、“环境移民”(Environmental Migration),我国易地扶贫搬迁与西方概念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政府主导型的扶贫模式王宏新、付甜、张文杰:《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演进特征——基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3》,《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宁德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曾被称为黄金海岸线上的“断裂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德在全省率先实施“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挪穷窝,拔穷根,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20多年来,宁德全市累计建成或续建安置点1000多个,完成搬迁35.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群众5.5万多人实现下山安家,占全国总数近六成的2.5万多名“连家船民”全部实现上岸定居,全市贫困人口从77.5万人下降到14.5万人,其中现行国定贫困线以下11.32万人,贫困面从30%下降到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