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赤溪村历年脱贫状况
所属图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赤溪村卷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关键词:
赤溪村扶贫概况

赤溪村是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下辖的一个畲族行政村,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干部群众经过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旅游+产业”扶贫,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终于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小康路。2015年赤溪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肯定,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还通过人民网与赤溪村村民视频连线,在线交流。2015年12月7日汪洋副总理亲临视察,并把赤溪村的扶贫工作作为扶贫“宁德模式”的典型之一。

第一节 赤溪村地理与人口概况

赤溪村位于闽东大山深处,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西南麓。九鲤溪和下山溪绕村而过,溪瀑景观奇特,溪水清冽透彻,使赤溪村成为一个山环水绕、风景如画、空气清新的美丽乡村。

赤溪村,宋代称“小杜家”,元代称“七都溪”,明清称“漆溪”,明万历《福宁州志》、清乾隆《福宁府志》和嘉庆、民国《福鼎县志》均称“漆溪”。赤溪坑里弄最早系杜家后裔迁入,故称“小杜家”。因村前溪流入七都溪,故村人以溪命地名曰“七都溪”。又因迁入赤溪时,村前门口洋有7座小土墩,古人称“七星洋”,喻有“七兴八旺”之意,故而把“七都溪”改为“柒溪”。为了使后人记住“七星之地”,赤溪村先人在赤溪坑里弄杜氏祠堂门口前安了七个星石,以示后人谨记。历史上赤溪种有大量漆桐(漆桐是生漆的主要原料),到处建有油坊,生产生漆,并与仙蒲纸张、吴阳毛竹一起作为福州纸伞的主要原料,目前油坊旧址尚存于赤溪村内,于是人们又用“漆”代替了“柒”,便成了“漆溪”。“柒溪”与“漆溪”通用了几个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生产队,村里有两个组(柒溪坪与旗杆两个组)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