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客户对人寿保险的功能认知
所属图书:中国经济社会学四十年(1979~2019)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关键词:
购买人寿保险:一致的偏好和多样的动机

是什么促使人们购买像人寿保险这样的无形商品呢?商业人寿保险属于最具工具理性的产品之一,因为它试图把不确定性转化为可控风险;但是,购买人寿保险却很少建立在理性经济计算的基础之上。在18世纪的英国,商业人寿保险起初是作为风险管理产品出现的,后来却变成大众赌博冒险的工具(Clark,1999)。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人们担忧未来,再加上家庭责任和道德义务的驱使,人寿保险被大众广为接受(Zelizer,1979)。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人寿保险的社会学研究只集中于人寿保险行业的策略(Zelizer,1979,1985;Heimer,1985)和保险代理人的销售文化(Oakes,1990;Leidner,1993)等方面。在这些研究中,投保人要么不存在,要么只是作为一个抽象群体。泽利泽(Zelizer,1988,2005)和迪马乔(DiMaggio,1994)指出,经济社会学家在生产和分配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在消费领域却远远落后于人类学家,特别是在揭示影响消费的文化因素方面做得不够。人寿保险是一种新商品,购买寿险是一种新经济实践,两者都是文化客体,需要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对其进行意义建构(Griswold,1994)。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投保人的视角,分析他们的选择动机与自我解释,尝试理解人寿保险消费背后的意义(Griswold,1987)。

经济学有一个经典的假设,认为“效用”是中立的,不受文化的影响。人类学家反对这一点,认为文化塑造消费(Sahlins,1976;Douglas and Isherwood,1982;Appadurai,1986)。马歇尔·萨林斯这样描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