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土地流转租金支付方式
所属图书: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下的农民社会保障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关键词:
中国农地流转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 中国土地流转的研究意义和理论综述

中国农地流转的研究意义

农地流转是指农民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的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其主要形式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和专业合作等。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损害农民的利益。

农地流转,使其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产要素——资金、技术、人才和土地实现优化组合,规模经营,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土地流转,使农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降低,农业劳动力在劳动力结构中的比例下降,农村人口在全部人口中的数量减少,实现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现代化。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只有5%左右,农业产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约3%,城市化率达70%以上,大规模的土地流转集中基本结束。发展中国家的土地流转正在进行。

农地流转在中国意义深远。土地是中国的稀缺生产要素,中国人均耕地约1.45亩,劳均耕地约4.4亩,中国的人均耕地占有量和劳均耕地占有量均少于世界平均值。中国人口众多,存在粮食安全的隐患。通过农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使土地作为稀缺生产要素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中国农地流转面对着极其严峻的形势。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剩,急需要转移。而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面对的是由于科技进步,二、三产业对要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由吸纳到排斥的状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十分困难。劳动力转移不顺,土地流转就困难,遇上经济不景气,农民工大批返乡,已流转的土地可能要返还;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脆弱。医疗保障保费太低,养老保险刚开始试点,土地成了农民生活保障的依托。没有坚实的社会保障基础,转移就业又困难,土地流转步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