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
所属图书:社会信任、组织支持与农户治理绩效——以农田灌溉系统为例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关键词:
社会信任、组织支持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间接绩效的影响

本章依据内蒙古和宁夏的772份微观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信任和组织支持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行为和间接绩效的影响,并选取农户的农业收入水平为调节变量进行了多群组分析,以探索提升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行为和间接绩效的路径,最终为促进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研究假说与理论框架

(一)研究假说

1.社会信任对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行为及间接绩效的影响

农户的社会信任即农户在一定村域内经过长期交往建立的信任关系(蔡起华,2017),不只局限于人与人先赋的血缘家族关系,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扩展到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人群,以及相关的制度和规则中去,因此,农户的社会信任包括建立在人际关系(包括先赋性关系和获得性关系)基础上的特殊信任,建立在观念信仰认同一致基础上的一般信任(李伟民、梁玉成,2002;Gorton et al.,2010),以及依赖于法律和政治等制度环境,建立在“非人际”关系基础上的制度信任(何可等,2015)。在一个组织中,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Putnam et al.,1993)。当前中国的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的治理逻辑仍然存在,使得社会信任成为突破村庄集体行动的困境,提升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重要因素(蔡起华、朱玉春,2016)。一方面,人际信任有利于农户通过互动模式共享知识、规则、规范和期望,并通过名誉对农户的不当行为形成制约(申钦鸣、柯珍雅,2016),从而缓解各利益主体间的冲突,降低农户参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和道德风险,促进集体行动的实现(周生春、汪杰贵,2011);另一方面,制度信任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