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本文涉及的教科书
所属图书:清华社会学评论(第十一辑)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关键词:
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以“早期中国”叙事为例

这数十年中,我们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真够受了,因此,民族意识激发得非常高。在这种意识之下,大家希望有一部《中国通史》出来,好看看我们民族的成分究竟怎样,到底有哪些地方是应当归我们的。

——顾颉刚和谭其骧,《禹贡》发刊词,一九三四年

引言

这些年来学术界对“中国”这个概念的讨论很多。关于中国的历史叙事是“何以中国”讨论的主要部分。比如葛兆光从东亚、内亚等角度来讨论中国宋明以来的历史叙事(葛兆光,2011)。杜赞奇从地方、区域的角度来叙述中国近现代史(杜赞奇,2008)。孔飞力对中国现代国家形成的讨论中,也强调有其独特的“中国”问题(Kuhn,2002)。这些讨论是在历史学界的知识的积累上对“中国”这个概念的反思。同时,“中国”的概念也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从内和从外看中国的角度不同。比如中国、美国、日本的学者对“中国”的认识不同。不同时代的学者,基于其身边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对“中国”的看法也不同。中日战争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学术界对“中国”的讨论不同。“中国”的复杂性也与中国的民族的多样和疆域的广大有关。比如最近姜永琳讨论了明代的“中国”概念在中国本部(China Proper)和湖广、贵州的“苗区”的不同(Jiang,2018)。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社会科学和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对话,极大地增加了对古代国家、文明起源等问题的认识。比如社会科学对人类合作方式、能源汲取方式、战争和收入平等程度对国家起源的影响的相关研究(Boix,2015;Cameron,2016;Harari,2014;Morris,2015;Vu,2010)。

教科书中对中国历史的书写非常重要。历史教科书重要的一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