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重庆市茶叶基本情况
所属图书: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2011)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关键词:
重庆市茶产业发展报告

重庆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涪陵郡,巴之南鄙,无文学,少蚕桑,惟产茶。”《桐君录》记载:“涪陵郡……惟出茶”,“巴东别有真名茶”。涪陵郡就是现在的涪陵,巴东就是现在的奉节东部,唐代奉节名茶叫“香雨”,宋代涪陵名茶叫“月免茶”,明代巴东名茶叫“真香”。据调查,重庆南川、江津、綦江、巫山等还留有大量的野生大茶树5000余株,其中,南川区金佛山上就有达4000余株野生大茶树,最大的野生茶树王,已经有1400余年的树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利用ISSR分子标记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重庆野生大茶树是本地原产,而非云南大叶茶北移次生,从DNA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实重庆是茶树原产地之一。

重庆茶叶在经历了清朝、民国、战争时期的起起落落后,至1949年,茶园面积仅余1500hm2,茶叶产量916t。20世纪60~70年代,重庆广大农村响应毛主席关于“山坡上多种茶”的号召,掀起了种茶热潮,茶农种茶积极性空前高涨,栽培上广泛推广先进的梯形茶园栽植,成功引进云南大叶种。其间,1958年重庆市生产的“景星碧绿”载入《中国名茶志》,“凉台雾绿”、“瀛山玉蕊”、“涂山毛峰”等荣获四川省十大名茶称号。到1975年重庆市茶园面积达到33000余hm2,茶叶产量达到6000余t,云南大叶种种植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40%。80年代以后,相继引进了福鼎大白茶、毛蟹、梅占、早白尖、迎霜、龙井43、黔湄系列和蜀永系列等几十个无性系良种,种植面积达1333hm2,全市涌现出一大批生产超过7500kg/hm2的示范园、超过3750kg/hm2的示范片和生产超过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