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4.9万余篇学术报告,超过8.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兴建了大量水库工程,共修建了9万多座水库,安置移民超过2000万人(唐传利,2002:3~8)。几十年来,各类水库工程不仅在发展灌溉农业、提供清洁能源方面取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而且在防洪蓄水、调节水资源方面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但是,由水库工程建设所导致的迁移人口安置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建成的水库,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制度安排等历史条件的限制,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将持续推进水电流域梯级综合开发,在做好移民安置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加快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开发中小型水电工程,这意味着我国将掀起新一轮水库移民高潮。妥善解决、处理移民安置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水库工程移民安置有多种方式,其相互交织。由于我国水库移民的主体是农民,农村移民占到全部移民的90%以上(贾永飞、施国庆,2012:9),因此长期以来,我国绝大部分水库工程移民安置采取以农业安置方式为主,多种安置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安置模式中,土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最大限度地使农村移民的生产生活模式得以延续,为他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生存和心理保障(郑瑞强、张春美、施国庆,2011a:160~172)。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以农业安置为主的安置模式越来越不能较好地适应这种变化。随着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活动中解放,获得了自由支配劳动的权利(Rozelle,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