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不同类型稻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模型估计结果
所属图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出版日期:2018年9月
关键词:
传统散户与种稻大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对比研究

上一章研究了种稻大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那么种稻大户与传统散户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异同?如果存在差异,导致差异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这两种类型稻农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层次性与关联性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也十分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基于此,本章以保护性耕作技术这一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为例,将稻农分为传统散户和种稻大户两类,以这两种不同类型稻农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二元Probit回归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他们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同,并深入分析哪些原因导致这两类稻农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影响因素存在不同,接着利用ISM模型判断这两类稻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与相互关系,以便为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和推广提供实证依据与对策参考。具体而言,这一章的内容一共包括五节:第一节是研究假设,第二节是研究方法,第三节是实证结果与分析,第四节是结论与启示,第五节是本章小结。

研究假设

本章总结、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影响稻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的研究成果(曹光乔、张宗毅,2008;祝华军、田志宏,2013;蔡键、唐忠,2013;司瑞石、王有强,2014;Payne et al.,2003;Mauceri,2004),并结合“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组在湖北、江苏两地的实际调查情况,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稻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稻农个人特征(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稻农家庭特征(如家庭人口数、家庭农业劳力数、水稻种植面积、家庭人均年收入、现有住房价值)、环境特征(如是否提供机械补贴、是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和要素流动(如土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