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雷河坝自然村四季分布及其特点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4卷·村庄类第13卷·长江区域第6卷)
出版日期:2018年8月
关键词:
雷河坝自然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雷河坝自然村地处浅丘地带,地势起伏平缓,为濑溪河流经的河坝区域,土壤肥沃,水利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传统时期,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天上落雨”,雨水不足时,才会从濑溪河“车”河水灌溉。

第一节 自然环境

雷河坝自然村地处四川盆地东部浅丘地带,位于濑溪河畔,与周边的自然村落相比,“河坝头”的地势更为平坦,地势起伏平缓。村中田土多为依地势形成的“冲口田”。

地形地貌

雷河坝自然村平均海拔在300米左右,总体来看,整个村庄内沿濑溪河地带(主要位于村落的北部、西部、南部)地势较低,河坝中心地带地势较高,从西往东,地势逐渐增高,东部相邻的白林、胡家河沟等自然村的地势明显高于雷河坝。最早的“插占”者依据这里的地形地貌“辟田修庐”,开垦出一块块“冲口田”,建起一栋栋“大房子”。

(一)地形与“冲口田”

“冲口田”(如图2-1所示)又被村民称为“梯梯田”,是雷河坝自然村最常见的水田类型。“冲口田”是人们改造自然的产物,早期到达雷河坝的先民在起伏平缓的坡地之上平整出一块块水田,水田一般呈“半湾”形,自下而上,犹如一级级台阶。坡地的最高处一般开辟为旱地或用于建造大房子,一块坡地上旱地与水田的比例主要根据土地的“盛水能力”来定。随着地势升高,土地的“盛水能力”逐渐下降,当到达一定高度之后,土地的“盛水量”达不到水稻种植的要求,这些土地就会被改造为旱地,种植旱地作物,或者用于建造房屋。

在雷河坝自然村,坡地彼此相连,“冲口田”犹如“丝带”一般“穿行”于这些坡地之间,一块大的“冲口田”可以“绵延”近千米。在一处完整的“冲口田”中,海拔越高的田土,其面积越小;海拔越低的田土,其面积越大。“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