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受访者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看法
所属图书:中国西部县域社会冲突管理研究
出版日期:2018年4月
关键词:
永昌“12·30”事件政府处置研究

第一节 中国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理论分析

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原因、特点和分类

(一)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出现巨大变化,经济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但与之配套的法律制度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却稍显滞后。现有的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二者之间开始产生矛盾,这些矛盾是大量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具体来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主要有经济、体制、社会和法制等多种因素。

1.经济因素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配方式由平均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在此过程中,人们对于金钱的追逐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各个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不同区域的社会资源不均,原有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各阶层之间频频出现矛盾。当社会中小部分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获得了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巨大利益时,加剧了另一部分人内心的不满情绪,加之缺乏畅通的诉求渠道,更容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体制因素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而是相关体制不健全的必然结果。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短短几十年经济发展水平跻身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日益多样化,整个社会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意识越来越强。受体制改革滞后因素的影响,社会不同群体间的矛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且缺乏完善畅通的民意诉求渠道,加剧了群体矛盾。于是人们转而寻求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比如集体静坐等施压式行动。因此,体制不健全也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必然原因。

3.社会因素

1978年起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各种外来思潮纷纷涌入国内,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造成了极大影响。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