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十二五”时期青海省六州二市主要人才财政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情况
所属图书:2017年青海人才发展报告
出版日期:2017年9月
关键词:
青海省人才财政政策分析与对策建议

在当今知识创新不断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和地区间的核心竞争已从过去对自然资源的竞争变为对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已成为支撑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由于人力资源自身具有公共品的属性特征,所以国家和地区促进人才发展各项制度的实施均离不开公共财政体系直接和间接的投入与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扩大人才政策开放力度,强化人才财政投入力度,人才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区域间人才竞争格局的不断加剧,人才和人才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的有效供给不足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性制约日益凸显。因此,通过纵向回顾“十二五”时期青海人才财政政策的主要成效,横向比较当前面临的新困难和新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深化人才强省战略,加速提升青海人才竞争力,充分发挥人才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二五”时期青海省人才财政政策的主要成就

(一)人才财政投入快速增长,推动了全省人才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

“十二五”时期,青海的人才财政投入从2011年的181.3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85.46亿元,年均增速达到9.5%,明显高于同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02%的年均增速。2016年财政对科学技术和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0.42%和6.67%。通过将青海省2011~2016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与人才财政投入总量进行比较(见图1)可以看出,2011年以来青海的人才财政投入没有受财政收入增速逐年下降的不利情况影响,总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十二五”时期,青海先后实施了人才“小高地”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