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不同性质的组织在人事、经营等方面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所属图书:中国民间组织30年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关键词:
民间组织的发育与社会重建

在西方社会,随着市场化、工业化的进程,曾出现了社会形态的变更。西方社会学的几位著名奠基人如韦伯、涂尔干、滕尼斯等人都曾经用自己的术语对这样的变化予以描述。这已经是一百余年前的事情了。在中国,20世纪40年代时费孝通先生也曾使用“熟人的社会”向“陌生人的社会”的转变来表达类似的变化。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1[1948]。

在中国社会,这一变化真正深切的发生却是从1978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市场经济制度被引入进来,社会有了新的制度基础,旧时的社会开始从根基处崩塌。这时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在社会发生断裂之时建设全新的社会。从这一视角看待30年来民间组织的发育将会得到一个值得思考的视野。

乡土社会急剧解体的时代

(一)乡土社会的碎片化

何兵何兵:《利害的分配——我们身边的法律》,上海三联书店,2005。的一句乡土社会的“碎片化”恰切地表达了中国传统社会及其现代的变化。引用它是因为其中包含着两个有个性的判断:“乡土社会”与“碎片化”。乡土社会在笔者的眼里即“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生于斯,长于斯;歌于斯,哭于斯”。最典型的乡土社会是以一个村庄为单元加以展开的。村庄内的人们以相互“熟人”的关系密切交往,形成了村庄共同体,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1[1948]。共同体承载着村民们相互帮助、共享乡土规则、频繁的生活往来等社会功能。在村庄单元之内,人口是相对不流动的,经济上自给自足,有一定排外性,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它又使政府的行政权力控制相对较薄弱,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民间自治,从而给家族的长老统治留下相当大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