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贵州省“1+N”系列文件一览
所属图书:脱贫攻坚省级样板
出版日期:2016年6月
关键词:
把扶贫开发作为贵州省“第一民生工程”

所谓民生工程就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从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

贵州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2011年新一轮扶贫攻坚以来,贵州省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149万人(2010年2300元不变价)下降至2015年底的49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4%下降至14.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701.84元增加至10861元。与此同时,在扶贫脱贫实践中,创新探索了具有贵州特色的典型经验。这些系列经验中,最突出、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全省“第一民生工程”来推动,走出了一条坚守“民生”底线的贵州扶贫开发之路。

第一节 “第一民生工程”的渊源及发展

“第一民生工程”的提法源于时任贵州省省委书记的栗战书,但溯其渊源,不仅是长期以来贵州贫困状况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现实需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治国理政新思维不断创新的新实践和新要求。

提出“第一民生工程”的背景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汇融合的内陆山区省份,民族乡数量居全国第一,少数民族人口全国第三,是全国扶贫攻坚的示范区和决战区。由于经济、历史、自然等方面原因,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水平低、发展速度慢既是贵州省的基本省情,又是贵州省贫困地区面临的主要症结。

纵向来看,贵州省经济水平仍然较为落后。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支持下,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村贫困面貌明显改变,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立了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制度,实现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