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城市化动力指数
所属图书:中国城市发展30年(1978~2008)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与模式的演变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作为现实的社会,其发展也是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力发达,城市就繁荣。生产力落后,城市就衰退。而且,不同的生产力成分,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因为生产力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生产力的性质和特征,进而影响着城市的面貌。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成分,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因而,要想研究城市及城市化,首先需要考察生产力及其发展状况。本文通过考察改革开放30年来生产力成分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深入剖析我国城市化的动力结构、动力机制和动力模式的发展与演变趋势。

城市化动力因素的发展和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即生产力规模)显著扩张,二是经济成分多样化。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除外),公有经济(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形式,尤以前者为主)一统天下。改革开放后,非公经济成分也得到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多种成分并存的局面。这些新出现的经济成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民营经济,另一类是外资经济。外资经济是由外商(包括港、澳、台商)投资和经营的经济成分。民营经济是指除公有经济和外资经济之外所有其他形式的经济成分,包括个体、私营、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和股份公司等,也包括乡镇企业。下面就对这三种经济成分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做一番考察。

为了全面完整地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可以从工业、就业和税收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工业代表了我国当前主流的经济活动,就业代表了经济发展在社会结构方面的表现,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