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生活方式的三维比较
所属图书:劳动—生活均衡:返乡创业者的选择机制
出版日期:2016年4月
关键词:
第一节 想象的彼岸与美好的生活

城乡制度安排以及城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差异的存在,使得物质上的差别成为城乡二者最显著的表现形式。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初,还是在改革深化期,这一直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对于生活于农村社会之中的农民来说,城乡结构差异以及城乡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使他们有了美化城市的空间。在朴素的农民意识里,美化过多地停留在一种日常生活层面,特别是那种与农村传统生活相异的现代生活方式。从行动与实践角度来讲,美化也意味着一种想象和向往,希望能够摆脱当前的生活状况,最好是能跳出“农门”,到现代化时空之中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美好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成了农村人祖祖辈辈的期望与盼头。站在现代性批判的立场,也许现代化生活有许多值得反思和反省的地方。若从实践出发,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农村人在经济活动中都有着现代化逻辑。其中的影响因素,也许是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也许是社会结构和制度因素,等等。

物质化的生活形式

工业化的城市社会较为凸显的是物质化的内容,具体表现为一些工业化以来的设施,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楼大厦、平坦而整齐的大马路、无需牛来拉的汽车等。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则显得较为贫乏,能见到的是泥巴和砖瓦砌成的小楼房、碎石铺就的小路、轰隆隆喘着粗气的收割机等。两者相比较,丰富的物质化内容也就成为城市社会生活的代名词。在现代科学宣传、教育的熏陶下,体验和尝试城市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成为农民的一种生活理想。在之前的访谈中经常会听到类似的表达:

访谈者:那时候去选矿厂别人要你吗?那么小,别人要你吗?

卢国兴:我们这边的包工头带我们去的。

访谈者:你那么小出去害怕吗?

卢国兴:那时候能出去一趟挺高兴的,大城市没看见过嘛。能去一下南沙是多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