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移民村搬迁前后劳务输出机会比较
所属图书:藏区生态移民与生产生活转型研究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
关键词:
搬迁对移民生存环境产生的变化

第一节 生存环境的变化

本课题组调查的5个移民村基本属于农业户,其中桑珠孜区和萨迦县内部移民(包括跨乡、跨村和村内),在生产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而跨县移民在生产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萨迦县的扯休乡和桑珠孜区的年木乡、江当乡、曲布雄乡、联乡等地属后藏的粮食主产区,是日喀则市农耕相对发达,较典型的重粮轻牧地区,非常重视青稞等农作物的生产,长期以来形成以粮食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对于这些地区的农民来讲,青稞是延续生产和生活的命脉,它既是供品、食物,又是现金、畜产品等其他资源的来源。尽管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民对粮食的观念上可能发生一些变化,但传统观念依然是形成核心价值观念的主体因素。因此,县内或市内的移民和迁入地的农民在生产观念上没有任何差异,加之搬迁活动并没有改变其生存环境和资源(生产资料)。

然而,跨县移民与迁入地的农民在生产观念和生产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调查区的跨县移民主要来自两个地方,即日喀则市定结县郭加乡和谢通门县通门乡。与迁入地相比郭加乡和通门乡在农业成分、生产模式、观念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首先,虽然郭加乡和通门乡都属农耕地区,有较大面积的粮田,粮食在生产中的比重大于畜牧业,但与迁入地相比,两个乡的畜牧业比重较大,不仅有大面积的自然草场,且一直以来就有以山羊、绵羊甚至牦牛为主的养殖传统,畜牧业基本在毛、绒、皮以及肉方面实现自给自足。由于郭加乡和通门乡都是高寒地区,土地面积有限,旱、洪、霜、雹等自然灾害频繁,无法确保农作物年年有收成,当地群众不能完全靠农作物来生存。两地的草场资源使得当地群众发展一定规模的畜牧业,这既是对农作物的补充,也是山区生存技巧。因此,跨县移民对牲畜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