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七类乡镇统筹典型模式的对比分析
所属图书:北京农村研究报告(2014)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
关键词:
北京市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长期思路及对策研究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大潮波涛涌动,体制改革与作风建设双剑合璧,改革力度空前。2014年,改革进入历史新阶段,昭示着一个“更加科学、更加民主”的新时代的来临。农村领域历来是“重中之重”,农村改革处于改革大浪之巅,应何去何从?首都“三农”工作如何拉开新时代的序幕,亟待明确思路及对策。

北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

对于一个健康的人,保证循环、呼吸、神经等各个组织系统架构的正常运转是最重要的,建立科学的经济体制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也是第一要务。破解“三农”问题,核心也在经济体制。但是,什么是经济体制,如何选择经济体制,选择什么样的农村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体制的核心又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仍然存在不同的认识,需要对“农村改革史”进行理论上的抽象与提炼,从历史中寻找解答问题的钥匙,凝聚改革共识。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北京郊区农村改革取得了重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我们破解当前首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明确未来中长期改革思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以来,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

1.人民公社阶段(1958~1977年)

主要是经过合作化运动,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基本体制。一是在合作化基础上建立了集体所有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北京郊区逐步完成了合作化进程,并过渡到人民公社阶段。二是确立了人民公社的基本组织架构。1962年,中央颁布《人民公社六十条》。北京市根据中央部署,缩小了人民公社的规模,下放基本核算单位,正式形成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