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欠发达平原农业区的县、市分布
所属图书:中国农区工业化路径研究
出版日期:2009年8月
关键词:
导论

关于工业化的不同解释

虽然工业化一直是现代经济发展理论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在有关的文献论著中,对工业化概念的表述却一直争论不休,目前也无标准、权威、统一的定义和结论。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对于工业化概念表述的差异,我们把国内外学者有代表性的工业化定义罗列如表1-1。

表1-1所列出的12个有代表性的工业化定义,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着眼于工业生产领域自身的变化,涉及对劳动的替代、分工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等。认为“工业化就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为起源的现代工业的发展过程”(吕贝尔特,1983)。“工业化是经济中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组织,其特征是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运用技术、机械、电力来补充和代替人的劳动,它也是现代的、一体化的以城市为基地制造业的建立”(帕垂克,1983)。在我国学者的此类定义中,也可以明显看出计划经济时期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痕迹,比如认为“工业化就是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过程”(《辞海》经济分册,1980)。第二,着眼于结构变动。认为“工业化是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种过程”(西蒙·库兹涅茨,1989)。从这个角度来看的工业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特征是:首先,一般说来,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992)。在我国学者的此类定义中,结构变动的内涵还远远超出了上述国民收入和就业比例的范畴,认为“工